ID: 22361582

浙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4.石头的“花衣”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73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石头
  • cover
浙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4.石头的“花衣”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石头的“花衣”》是浙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然是个艺术家”中的第四课。本单元聚焦自然事物独特纹理与斑纹,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学习观察细节,尝试用绘画等方式表现。本节课以石头为创作载体,通过让学生观察石头的形状、质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各种材料为石头穿上独特的“花衣”。 从知识体系来看,一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对基本的绘画工具和色彩有了初步的认识,如学会使用彩笔、油画棒,辨别基本色彩。而《石头的“花衣”》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的材料,了解材料的特性,拓展创作的形式和方法。同时,石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以石头为创作对象,能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和热爱。 在能力培养方面,这节课着重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石头的自然形态,启发学生联想,将石头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关联,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这有助于提高学生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增强学生对材料的运用和掌控能力。 从情感体验角度,当学生完成石头的装饰创作,看到自己赋予石头全新的面貌,会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各种用于装饰石头的材料,如颜料、彩纸、毛线、贝壳等,了解其特性和使用方法。学会观察石头的形状、纹理,能根据石头的自然形态进行联想,并运用不同材料为石头设计制作独特的“花衣”。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运用材料进行创意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形状、纹理,展开丰富的联想。 让学生掌握各种装饰材料的使用方法,运用材料为石头进行创意装饰。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根据石头的独特形态进行大胆创新的设计,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在使用材料进行装饰时,提高学生手部精细动作的协调性与准确性,确保装饰效果。 五、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大量精美的石头装饰作品图片、视频以及实物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石头装饰的多样性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灵感。例如,在导入环节展示各种创意石头作品,让学生对石头装饰有初步的视觉认知。 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思考等方式,启发学生观察石头的特点,联想与之相关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环节,提问学生“这块石头看起来像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实践操作法: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为石头进行装饰创作,在实践中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装饰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石头装饰作品。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分享能力,如在创作过程中,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设计,有的负责粘贴材料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中各种石头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不同形状、颜色、纹理的石头,有河边光滑的鹅卵石、山上奇特的怪石等。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视频里看到了很多石头,那你们在生活中都在哪里见过石头呢?”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石头的场景。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在公园、河边、小区等地方见到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