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1885

第三单元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课文自学笔记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21507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单元,10课,阿长,山海经,2024-2025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第十课阿长与山海经—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课文自学笔记 丰富多彩的社会是由许许多多普通人构成的,平凡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令人感动或启人深思的故事。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虽然平凡,甚至不无弱点,但他们身上又常常闪耀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孙犁的《山地回忆》本文主要写“我”对自己打游击到过的一个小村庄发生事情的回忆。挖掘了普通劳动妇女身上美好的人性,表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赞美了纯朴真挚的人情。 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彩。 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 至熟能生巧之境。 学习本单元,要熟读精思,了解人物的生活和情感,感受他们身上的人性之美与所体现的民族品格。精读时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意蕴。 课文题目 文体 作者/出处 整体感知 每课一得 彩图 《阿长与山海经》 回忆性叙事散文 鲁迅 本文通过回忆长妈妈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怀念和祝福之情。 铺垫的作用 《山地回忆》 小说 孙犁 表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赞美了纯朴真挚的人情。 倒叙手法 《台阶》 小说 李森祥 本文写的是父亲历尽千辛万苦,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拨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现了劳动人民渴望提高地位、赢得尊重的心愿。 理解句子含义 《卖油翁》 寓言 欧阳修 文中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文言虚词“之” 抓住细节 写作 阅读综合实践 综合性学习 《骆驼祥子》 名著 阿长”就是“长妈妈”,我们已经从《从百草国到三味书屋》中知道她了。阿长怎么有这么大魅力,在鲁迅笔下被反复提及,甚至还成为文章专门描写的对象 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做好交流阅读感受的准备。 《山海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鲁迅小时候喜欢看的书,与你小时候相比,是否有很大不同 1、通过题目的分析,把握文章的内容:文章记叙了阿长哪些事情,这与中心有何关系 题目是否能改成《我与阿长》呢 (也就是写《山海经》的原因)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就可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 2、明晰文章感情线索,体悟文章中作者所抒发的感情。阅读记人写事的作品,分析行文的感情线索,无疑是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阿长和〈<山海经〉》这篇散文,围绕作者的情感变化来展开。从不佩服到敬畏再到赞颂,写出了作者感情的历程。这对我们把握阿长的人物形象以及把握作者的感情尤为重要。 3、把快速阅读与片断精读结合起来。通过快速阅读把握文章基本内容;通过片断精读把握作者感情与目写法。 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