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1891

第三单元 第12课 台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课文自学笔记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8次 大小:18653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单元,12课,台阶,2024-2025,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第十二课台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课文自学笔记 小说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对父亲来说,台阶既是他的物质期待,更是他的精神追求。当父亲用汗水和辛劳终于砌成了向往已久的台阶后,他却又处处感到“不自在”,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寂寞。你是怎祥看待“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 应该如何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 小说围绕父亲和台阶,有许多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如写父亲不辞辛劳地去砍柴,“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又如放鞭炮后,“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除此之外,再找出两三处,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品味,然后尝试着用一两句话进行点评。 作家作品 李森祥,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与高峰合著的《王中王》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长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策划工作,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传世之鼓》等。作品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其艺术特色是文字简洁、善抓细节。 故事背景 《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作者根据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许多农民以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改变现状这一现实写下了这篇小说。 文体知识 小说基本常识 1.概念: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 3.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1)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2)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这几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用以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题目解说 “台阶”既是贯串故事情节发展始终的线索,又是文章叙写的中心。作者围绕“台阶”立意,简洁而含蓄。在文中,“台阶”富有象征意义,既承载着“父亲”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理想,也象征着人生的使命。 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那个时代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 学法导读 首先,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抓住叙事线索“台阶”,按照“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其次,从情节人手,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作圈点批注;再次,联系“父亲"生活的时代、文化背景,评价“父亲”的行为与观念,体会“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最后,体会“台阶”这一事物在“父亲"眼中代表的人生价值,进而理解“父亲”的行为与观念背后的深层原因,逐步揭示“台阶”的含义,正确理解主题。 字词归纳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啃(kěn) 蹦(bèng) 撬(qiào) 磕(kē)揩(kāi) 嘎(gá) 黏(nián) 尴尬(gān gà)门槛(kǎn) 糟糕(zāo) 醒悟(wù) 晌午(shǎng)烦躁(zào) 头颅(lú) 涎水(xián) 筹划(chóu)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微不足道:是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 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