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造型·美术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1课 走进旧时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对传统老物件进行图像识读,认识到它可以承载过去的故事、记录难忘的时光;感受家中老物件色彩、造型等方面的独特艺术美感(审美感知)。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对比、讨论,运用拍摄照片与相册制作的艺术方式进行表现(艺术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老物件背后的故事,激发对旧时光的兴趣,从而珍视家庭情感的传承(文化理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拍摄老物件或用制作相册的方法记录难忘的时光。 教学难点 感受老物件背后的故事所带来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工具材料 相机(手机)、收集的老物件照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过程性评价 情境导入 教师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老物件图片,在教室布置一个“走进旧时光”的展示角,请学生自由参观并交流:谈谈你对某个老物件的感受。你家也有某个老物件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分享老物件或是观看图片或实物,初步感受老物件的特点。 设置情境,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情感共鸣。 环节一 教师引导学生,旧物件有没有保存的意义? 举行一个小小辩论会,分为“正方”“反方”,从以下几个方面辩论: 1.实用价值 2.纪念意义 3.情感故事 教师总结:虽然说老物件已经破旧,也失去了实用功能,许多的老物件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它们承载的那份记忆和情感,却是无法代替的。我们更应该传承这些老物件,并记录难忘的旧时光。 展开辩论,打开思路,在交流讨论中感受老物件所存在的价值。 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老物件的认识和思考。体验老物件是家庭情感延续的纽带。 适时表扬正反两方发言积极的同学。 环节二 教师引导: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一种方式将那些承载记忆与情感的老物件永恒地记录下来呢? 教师出示教材中花瓶图片,揭示摄影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记录方式。引发学生对摄影技巧的探究。 教师提供3张不同构图、不同光源的老虎鞋照片,请学生根据照片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小组讨论:哪张照片最合理? 第一张:大小得当、用光合理;第二张:主体太小;第三张:光线太暗。 教师提问:摄影要领是什么? 角度:正面。拍摄物体的正面,要大而全,并放在画面中间位置。 光源:顺光。让物体面对光的方向,这种叫顺光,顺光拍摄可使得物体明亮。 构图:大主体;顶天立地。 探究摄影的基本技巧。 本环节采用直观的对比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和技术。提醒学生拍摄的角度和光源。对低学段学生来说,掌握基本摄影技巧,将对象拍清楚、拍突出,满足摄影的记录功能即可。 环节三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回家寻找家中的老物件,听家人说说关于老物件的故事,并拍摄记录下来,下节课将照片带到课堂一起分享。 实践操作,拍摄家中老物件,并打印或冲洗1-2张照片,为下节课学习作好准备。 将课堂上所学到的摄影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实现能力转化。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工具材料 收集的老物件照片、彩色卡纸、双面胶、马克笔。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过程性评价 情境导入 利用学生的老物件摄影作品,结合教室环境与上节课教师的实物展览区,共同构成“走进旧时光”展览现场,学生自行观展。 自由主动地观看展览。 在上节课“走进旧时光”小展览的周围增加摄影作品,丰富展览内容。既是情境的延续,也是学习的延展,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老物件的魅力。 请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作品贴上小星星。 环节一 观展任务: 1.利用上节课学到的知识,从光源、构图、角度等方面评价作品,评价拍摄作品是否大小得当、用光合理,选出喜爱的作品并说明理由。 2.观看拍摄的老物件后,你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