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变式练 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备考 1.饮食中的脂肪会诱导小肠分泌一种激素———缩胆囊素(CCK),CCK通过一定途径降低肠道对饮食中抗原的反应,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脂肪会刺激小肠分泌CCK,CCK作用于感受器使传入神经兴奋,此时传入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兴奋经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通过 结构在中枢神经元之间传递。 (2)神经中枢的兴奋由迷走神经传出,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该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随后,乙酰胆碱与巨噬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降低肠道对饮食中抗原的反应。由此可知,在这一过程中机体维持肠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3)为探究不同喂养方式对动物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分别采取禁食和高脂喂养,并检测每组动物在实施切断迷走神经处理前后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结果推测,第1组动物的喂养方式是 ,理由是 。 2.在新余人的餐桌上,放眼望去一片红,每个菜可能还放了四五种辣椒:新鲜的青椒、酒泡的红尖椒、辣椒粉、辣椒碎、辣椒干……麻辣鸭三件、电厂螺丝、罗坊乳猪肉个个辣的你产生强烈的灼热感。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戴维·朱利叶斯和阿代姆·帕塔博蒂安为我们解释了其中的原理。在口腔黏膜和皮肤的神经末梢中,存在有一种特殊蛋白质TRPV1,它们能被辣椒中辣椒素或热刺激(43℃以上)激活,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1)辣椒素与TRPV1结合后会造成Ca2+内流, (填“消耗”或“不消耗”)ATP,产生兴奋。兴奋处的膜电位分布为 。 (2)兴奋在①处信号的转换过程为 ,①处兴奋的传递是 (填“单向的”或“双向的”),原因是 。 (3)据图分析,吃辛辣食物时,喝热饮会加剧痛觉,原因是 。 (4)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在大汗淋漓的同时面部发红,原因是在位于 的体温调节中枢作用下通过 、 ,以此增加散热。 3.针灸起源于中国,其治疗疾病的核心机理之一是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远程调节机体功能。研究表明,先针灸,后在针上通以微电流,进行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穴位“足三里(ST36)”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物质,从而抑制由细菌脂多糖(LPS)引发的炎症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ST36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属于 调节,上述调节中传出神经末梢及其肾上腺属于 。 (2)电针刺激产生的兴奋在迷走神经与肾上腺连接形成的突触结构处的传递的特点是 ,原因是 。 (3)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小鼠腹部的天枢穴不会抑制由LPS引发的炎症反应,科学家发现在ST36存在PROKR2感觉神经元,为探究PROKR2感觉神经元在上述“针灸抗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科学家利用正常小鼠(A组)和PROKR2缺失小鼠(B组)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重复实验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如下: TNF含量 分组 电针刺激前 电针刺激后 正常小鼠(A组) 9.8ng/mL 5.1ng/mL PROKR2缺失小鼠(B组) 14.1ng/mL 13.9ng/mL 注:TNF是炎症因子,可引发炎症反应。 ①实验开始时应对两组小鼠分别 ,以达到预期效果。 ②据实验结果可知,电针刺激小鼠ST36,可缓解LPS引发的炎症反应,该作用效果依赖PROKR2感觉神经元,判断的依据是:A组 ,而B组 。 4.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其典型症状是机体局部会出现不受控制的震颤,该病主要是脑部黑质中的细胞病变,引起多巴胺释放量的改变引起的。已知机体的运动与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脑部黑质中的细胞 (填“是”或“不是”)神经元,理由是 。 (2)由图分析,帕金森患者出现震颤的原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