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4592

1.1 做一个小水车 课件(14张PPT)+教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2243712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一个,水车,课件,14张,PPT,教案
    《做一个小水车》 【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水是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科学思维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观察具体事物,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探究实践目标:具有简单交流、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态度责任目标: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分析】 根据教材编写体系设计,本册教材重点培养的认识发展要项是“工具与观察”,本单元的认识发展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并描述水的外在特征”。本课通过教学活动“自制小水车把低处的水运到高处”来培养落实学生对认识发展要项“工具与观察”的培养。由5项教学活动组成,分别是“明确任务———制作小水车,把低处的水运到高处”“观察水车结构,模仿设计并制作小水车,检验小水车是否可以把低处的水运到高处”“展示并相互评价小水车”“用不一样的材料制作不同的小水车”“了解古老的水车”。其中第二项活动为本课的核心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了解一些水的作用及特征,如水能做饭洗衣,水总是从高处落下;对常见材料的特点有初步了解,知道瓶盖能装水;初步认识水车,看到水车能准确说出其名称,但不清楚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及作用。进入一年级第二学期,形象思维仍占据主导地位,开始逐步形成直观、具体、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不少幼儿特点,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很难做到专心听讲,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特别信任、依赖老师。因此老师的引导将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学习目标】 1.通过设计制作小水车,知道常见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2.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看水车结构图、视频,了解水车的构成要素,并通过口述、绘画表达自己设计的小水车; 3.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完成小水车的制作,在小水车运水活动中发现水会流动; 4.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水车运水表现出直觉兴趣;乐意了解水车给古代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评价任务】 小组合作,利用绘画表达自己设计的小水车,并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完成小水车的制作。 【教具、学具准备】 瓶盖、冰糕棍、胡萝卜、竹筷、胶带、水槽、接水槽(剖开的塑料瓶)、储水盒、抹布等。 【学习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与说明 情境引入 (出示“土地干旱禾苗枯萎”的图片), 引导学生交流: 观察图片,水可以干什么? 观察图片,依据经验交流水的作用。 理解水可以浇灌植物,知道把水从河里运到岸上需要特殊的工具。 (出示水车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制作一个简易的小水车,试着把河里的水运到岸上。 知道学习任务———制作小水车。 理解水车可以把低处的水运到高处,明确学习任务。 引出并板书课题。 书空课题。 集中注意力,再次明确任务。 观察水车的结构 简单介绍水车的外观和工作效率。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观察水车,同时思考:水车都有哪几部分组成?各个部分是如何共同工作,才把水运到高处的?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并交流水车的结构。 熟悉水车的结构,知道每部分的功能,为后续设计并自己制作小水车建立可模仿的原型,奠定知识基础。 组织汇报交流: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完善补充。 小结:一个完整的水车从中间到外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轴、辐条、水斗、接水槽。 倾听比较各小组的观察结果,交流自己对水车结构的认知。 明确设计意图,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