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4876

1《北京的春节》课件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1299294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北京的春节,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风俗 风俗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中华民族丰富的民俗文化 看清目标 分清内容的主次 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内容的 体会:怎样详写,探究写法 分清:字数统计,区分主次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 人民艺术家 杰出的语言大师,语言通俗易懂 话剧《茶馆》 小说《四世同堂》 《猫》《母鸡》《草原》 北京人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老舍《想北平》 从这段中你感受/体会到了什么? 北京 的 春节 1 老舍 色如翡翠 色味双美 截然不同 万象更新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悬灯结彩 有声有光 各形各色 我会读 间断 铺户 白云观 掺和 分外 万象更新 杂拌儿 玩意儿 摆摊儿 零七八碎儿 一擦黑儿 我会读 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规矩 掺和 亲戚 骆驼 红火 huo ɡēnɡ jiàn fèn pù guàn 读guàn时,专指道教的庙宇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 玩意儿 ———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杂拌儿 玩意儿 零七八碎儿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 ①空闲、无趣 ②悠闲、有趣③清闲自在 读好儿化音 “京味儿” 语言 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语意思 用其他词语 替换加点词语 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 鲜明的口语化色彩 1.充满地域色彩。 2.在给人亲切感的同时,平添了一份情趣。 零七八碎儿→一些小食品 零七八碎儿(零零碎碎) 杂拌儿→用各种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玩意儿→玩具 闲在→清闲自在 → 解题妙招 春节 中华民族 最隆重、最盛大的 传统节日 浏览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说说北京春节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直击首尾 了解始末 从腊月初旬开始 到正月十九结束 腊月初旬指的是( )。 A.农历十一月初一至初十 B.农历十二月初一至初十 C.农历十一月初一至十五 D.农历十二月初一至十五 理解“腊月初旬”这一时间词语。 B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腊月的初旬 正月十九 大约四十天,老舍先生是怎样写清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北京的春节”的呢? 时间 人们的活动(风俗习惯) 详略安排 1.浏览课文,勾画文中和时间相关的词句,发现文章的写作顺序。 2.顺着时间顺序找出春节里人们的活动。 学习任务 时间 人们活动(风俗) 腊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初九至二十二 买年货、预备过年的吃穿用 腊月二十三 祭灶王、放鞭炮 腊月二十四至除夕前 贴春联、扫房、预备年货 除夕 做年菜、吃团圆饭、穿新衣、放鞭炮、祭祖、守岁 正月初一 拜年、逛庙会 正月初六 铺户开张、放鞭炮 元宵节 赏花灯、吃元宵、放花炮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多 丰富 如何写? 日子 事件 详细写:指对能直接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进行生动、形象的叙述和描写,使用的文字较多,写得比较细致和充分。 略写:指对与文章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进行简略的叙述和描写,使用的文字较少,进行概括式的描述。 知识充电站 对照表格和课文,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在表格上标注出来。 时间 人们活动(风俗) 详略安排 腊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初九至二十二 买年货、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