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4903

第9课《木兰诗》教学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22472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9课,木兰诗,教学课件,3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猜猜看:“巾帼”原意是指? A. 毛巾 B. 古代妇女的头巾 和头发上的饰物 C. 旗帜 红娘子 梁红玉 穆桂英 花木兰 大破天门阵 击鼓退金兵 明末农民起义女英雄 代父从军 木蘭诗 郭茂倩(1041—1099),北宋(朝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郭茂倩 作者简介 乐府《木兰诗》选自(),()编的,这是( )朝代( )方的一首民歌。【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北“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最早建于汉武帝时期。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北朝民歌是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文体知识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也叫《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影。 背景知识 朗读诗歌 疏通文意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ān 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zhuǎn) ,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xíng)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