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 2 溶解度(第 2 课时) 知识回顾 室温下: 10 mL 水 有固体剩余 10 mL 水 有固体剩余 +4 g NaCl +6 g KNO3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有一定限度。 新课导入 如何定量地比较 NaCl 和 KNO3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NaCl KNO3 40 ℃ 100 g 水 20 ℃ 100 g 水 不能,温度不同。 新课导入 如何定量地比较 NaCl 和 KNO3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0 g NaCl 10 g KNO3 20 ℃ 100 g 水 20 ℃ 100 g 水 不能,不知道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新课导入 如何定量地比较 NaCl 和 KNO3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水的量不同,不能直接对比。 饱和状态 饱和状态 3.6 g NaCl 31.6 g KNO3 20 ℃ 100 g 水 20 ℃ 10 g 水 36 g NaCl 31.6 g KNO3 20 ℃ 100 g 水 20 ℃ 100 g 水 新课导入 如何定量地比较 NaCl 和 KNO3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饱和状态 饱和状态 能,20 ℃时,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g NaCl,最多能溶解 31.6 g KNO3。 10 g 水 3.6 g NaCl 新知探究 如何定量地比较 NaCl 和 KNO3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相同温度 在 100 g 水里 溶液达到饱和 比较溶解的固体质量 条件 标准 物理量 状态 新知探究 在一定温度下 条件 在 100 g 溶剂里 (通常为水) 标准 溶液达到饱和 溶解的固体质量 (单位为“g”) 溶解度 物理量 状态 一、固体的溶解度 新知探究 含义 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 g。 20 ℃时,100 g 水里最多能溶解 36 g NaCl。 20 ℃时,将 36 g NaCl 溶解于 100 g 水中,得到 NaCl 的饱和溶液。 拓展提升 含义 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 g。 20 ℃时,如何配制 NaCl 的饱和溶液? mNaCl∶m水∶m溶液=36∶100∶136。 20 ℃时,将足量的 NaCl 饱和溶液蒸发掉 100 g 水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析出 36 g NaCl 固体。 课堂小结 在一定温度下,判断某固体的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定性 有固体 无固体 再加不能溶 再加能溶 饱和 恰好饱和 不饱和 已知某温度时,某固体的溶解度为 b g。 m溶质∶m溶液=b∶(b+100) 饱和 m溶质∶m溶液<b ∶(b+100) 不饱和 定量 20 ℃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 新知探究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新知探究 表示方法———列表法 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此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新知探究 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绘制) 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5 23 65 溶 解 度 / g NaCl KNO3 ? 新知探究 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静态含义) 温度/℃ 15 23 65 溶解度/ g NaCl KNO3 NaCl、KNO3 的溶解度曲线 NaCl KNO3 35.9 36.1 36.1 26.0 37.5 123.0 点的含义 交点的含义 数值比较结果的含义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新知探究 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动态分析) 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①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如硝酸钾、氯化铵等; ②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 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 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新知探究 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动态分析) 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③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学以致用 我国有些盐湖,湖水中溶有氯化钠和纯碱(Na2CO3),当地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说法。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结晶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纯碱的溶解度(夏天) 纯碱的质量/100 g 水 溶 解 实际溶解的 纯碱的质量 纯碱的溶解度(冬天) 冬天捞碱 学以致用 不饱和溶液 氯化钠的质量/100 g 水 氯化钠的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