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5297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课件(共32张PPT内嵌音视频)

日期:2025-02-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521925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八,音视频,内嵌,PPT,32张,课时
  • cover
(课件网)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 2 课时)   张潜,北宋的炼铜家。他受到《神农书》中“胆矾水可浸铁为铜” 和《淮南万毕术》中“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启发,于 1094—1098 年 写成《浸铜要略》专著,揭开了“湿法炼铜”技术的奥秘,因而成为 世界湿法冶金技术第一人。 新课导入 你知道“湿法炼铜”的原理吗? 知识回顾   思考: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它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Fe+CuSO4  Cu+FeSO4 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新知探究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 出来。 做出猜想 新知探究 设计实验 向锌粒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新知探究   【实验现象】   银白色金属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   【化学方程式及结论】   锌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Zn+CuSO4 ZnSO4+Cu 获取证据 新知探究   如果某种金属(如铁)能将其他金属(如铜)从它的化合物(如硫 酸铜)溶液里置换出来,则该事实可以说明:   该种金属(如铁)的金属活动性比置换出的金属(如铜)的金属活动性强。 得出结论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实验用品】   试管、镊子、砂纸。   铝丝、铜丝、银丝、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设计实验方案 Al2(SO4)3 CuSO4 AgNO3 Al ——— Cu ——— Ag ——— 1 1 2 2 3 3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第 1 组 比较铝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第 2 组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第 3 组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洁净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进行实验 学以致用 实验内容 现象 化学方程式及结论 洁净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蓝色变浅 2Al+3CuSO4 Al2(SO4)3+3Cu 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记录实验 学以致用 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进行实验 学以致用 实验内容 现象 化学方程式及结论 无明显变化 铜不能将铝从硫酸铝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于铝 洁净的铜丝 浸入硫酸铝 溶液中 记录实验 Al2(SO4)3 CuSO4 AgNO3 Al ——— Cu ——— Ag ——— 2 2 比较铝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第 2 组 学以致用 设计实验方案 学以致用 洁净的铝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进行实验 学以致用 实验内容 现象 化学方程式及结论 洁净的铝丝 浸入硝酸银 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铝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 Al+3AgNO3 Al(NO3)3+3Ag 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 记录实验 学以致用 洁净的银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进行实验 学以致用 实验内容 现象 化学方程式及结论 洁净的银丝 浸入硫酸铝 溶液中 无明显变化 银不能将铝从硫酸铝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银的金属活动性弱于铝 记录实验 Al2(SO4)3 CuSO4 AgNO3 Al ——— Cu ——— Ag ——— 3 3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第 3 组 学以致用 设计实验方案 学以致用 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进行实验 学以致用 实验内容 现象 化学方程式及结论 洁净的铜丝 浸入硝酸银 溶液中 铜丝表面有灰色或银白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2AgNO3  Cu(NO3)2+2Ag 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 记录实验 学以致用 洁净的银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进行实验 学以致用 实验内容 现象 化学方程式及结论 洁净的银丝 浸入硫酸铜 溶液中 无明显变化 银不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 来,说明银的金属活动性弱于铜 记录实验 学以致用   三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l、Cu、Ag。 实验结论 常见金属在水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新知探究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认识规律 常见金属在水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新知探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