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5460

专项三跨学科专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11139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项,跨学科,专练,答案,2024-2025,学年
    专项三 跨学科专练   跨学科·语文 (2024·曲靖二模)我国很多诗词、谚语蕴含着地理知识,如①“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均反映了不同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据此,完成1~3题。 1.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 ) A.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新疆 B.青藏高原、江淮地区、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平原、新疆 D.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地区、内蒙古高原 2.⑤中的“山”是指( B ) A.昆仑山脉 B.秦岭 C.天山山脉 D.南岭 3.下列叙述属于⑤中“山南”区域特征的有( D ) ①河湖众多 ②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③以水田为主 ④中西部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⑤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甘蔗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跨学科·语文 唐朝诗人岑参作《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一诗中写道:“渭上秋雨过,北风何骚骚。天晴诸山出,太白峰最高……井阑上,一架猕猴桃……”其中提到的“渭上”“太白”都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据此,完成4~6题。 4.“渭上秋雨过,北风何骚骚”中北风主要带来的影响是( C ) A.雷电 B.升温 C.降温 D.降水 5.“天晴诸山出,太白峰最高”,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下列关于秦岭南北两侧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传统交通工具:南侧以马车为主,北侧以船为主 B.耕地类型:南侧以水田为主,北侧以旱地为主 C.粮食作物:南侧以小麦为主,北侧以水稻为主 D.植被类型:南侧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北侧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6.眉县猕猴桃生长季节,对猕猴桃影响最大、最频发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 ) A.暴雨 B.火山 C.海啸 D.台风   跨学科·数学 下图是我国甲、乙两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对比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乙地气候高寒 B.两地以秦岭-淮河为界 C.我国最大的岛屿在乙地区 D.甲地属于非季风区 8.由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可知( D )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C.乙地区主要为亚热带与热带季风气候 D.乙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花生等   跨学科·数学 陕西省秦岭太白山得名因古时的山顶终年积雪、银光四射,故称太白山。读陕西省南部沿东经109°地形剖面图,完成9~10题。 9.由上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推测,划分我国南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C ) A.降水 B.地形地势 C.气候 D.海拔高度 10.太白山的山顶终年积雪,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跨学科·美术 麦秆画是将麦秆经处理后,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制作的工艺品,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下图是一幅表现农业生产过程的麦秆画。据此完成11~12题。 11.从原料来源看,更适合开展麦秆画创作的区域是( A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图中场景反映了( B ) A.内蒙古高原放牧 B.华北平原旱地耕作 C.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耕作 D.云贵高原梯田耕作   跨学科·美术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是一幅剪纸作品。读图,完成13~14题。 13.剪纸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D ) A.塔里木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14.下列属于该地区传统剧种的是( B ) A.京剧 B.秦腔 C.昆曲 D.豫剧   跨学科·物理 某校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不同自然要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