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6449

七下9木兰诗(共30张ppt)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58486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下,木兰,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巾帼不让须眉 巾帼:古时女子的头巾和发饰; 须眉:胡子和眉毛,代指男子。 巾帼不让须眉:封建传统歧视女性,所以当一个女人很有作为时,就叫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 导入新课 木兰诗 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2.理解木兰这个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花 木 兰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 人物简介 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的新诗体,叫做“乐府”。 “乐府”本是乐府是汉朝的音乐机关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会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到南北朝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民间歌诗是乐府诗的精华。 乐府诗 文学常识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文学常识 南朝 北朝 机杼( ) 军帖( ) 可( )汗( ) 金柝( ) 鞍鞯( ) 戎( )机 辔( )头 云鬓( ) 溅( )溅 燕( )山 啾啾( ) 朔( )气 zhù tiě kè hán tuò jiān róng pèi bìn jiān yān jiū shuò 字词注音 倾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整体感知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 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织布机发 出的声音 对着门织布 叹息声 只 译文:叹息声一声有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这个女子的叹息声。 翻译全文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想的是什么 思念 军中的文告 指父亲 译文:问木兰想的是什么,思念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木兰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卷卷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出征。 介词,为了 买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马鞍下的垫子 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水流声 早晨 马叫的声音 胡人的战马 译文:木兰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早晨辞别父母离开家,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哗啦啦的流水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叫声。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 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北方 战事 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越过 译文:(木兰)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记功 指上文的“可汗” 有余 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问(木兰)想要什么 尚书省的官 希望驰骋千里马 译文:(木兰)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