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7讲 东亚———日本 中亚 素养目标 知识网络 1.认知东亚与日本、中亚的位置、范围、主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区域认知) 2.分析日本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 3.对比东亚、中亚各国不同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人地协调观) 原生态图 ①大陆性 ②西高东低 ③季风 ④太平洋 ⑤温带大陆性 ⑥油气 ⑦油气 ⑧干旱 ⑨灌溉 一、东亚 必备知识 1.东亚的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1)经纬网定位:尝试绘出40°N、100°E、110°E、120°E、130°E、140°E线,观察穿过的主要地区。 (2)海陆位置定位:A_____洋,B_____海,C渤海,D黄海,E东海,F_____。 太平 日本 南海 2.东亚的范围 特征 国家 首都 临海国 ①中国 北京 内陆国 ②蒙古 _____ 半岛国 ③_____ 平壤 ④_____ 首尔 岛国 ⑤日本 _____ 乌兰巴托 朝鲜 韩国 东京 3.东亚的地区差异 项目 东部沿海 西部内陆 范围 中国东部沿海、朝鲜、韩国和日本 中国西北和青藏地区、蒙古 地形 以_____、丘陵为主,日本多山 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 气候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 _____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干旱,温差较大 经济 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展迅速 以_____业、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为主,经济欠发达 平原 温带大陆性 畜牧 二、日本 1.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东临A_____洋,西临B_____海。 2.领土组成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④_____四个大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太平 日本 北海 本州 四国 九州 3.自然环境 山地、丘陵 曲折 亚热带、温带季风 水能 火山、地震 4.经济发展 (1)发展条件 狭小 贫乏 频繁 狭小 海运 科技 劳动力 (2)经济特点:进口_____,大量出口_____,与世界联系密切。 (3)工业分布:集中在_____和C_____沿岸。 (4)问题与对策 ①问题:劳动力价格提高、_____、环境污染、国内需求减少等。 ②对策: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 原料、燃料 工业制成品 太平洋沿岸 濑户内海 人口老龄化 5.贸易对象:主要是_____、美国、_____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6.文化 民族 传统服装 特色饮食 传统古都 _____ 兼容的文化 _____民族 _____ _____ _____ 欧洲 东亚 大和 和服 和食 京都 东西方 三、中亚 1.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尝试在图中标注40°N、50°N、50°E、60°E、70°E、80°E 经纬线。 (2)海陆位置:地处_____中部。 (3)范围:主要有五个国家。 国家 首都 a_____ 杜尚别 b吉尔吉斯斯坦 比什凯克 c_____ 阿斯塔纳 d乌兹别克斯坦 塔什干 e_____ 阿什哈巴德 亚欧大陆 塔吉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2.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以_____、平原为主。A_____; B_____;C哈萨克丘陵;D_____; E里海沿岸低地;F卡拉库姆沙漠。 (2)气候:_____气候。 丘陵 天山山脉 帕米尔高原 图兰平原 温带大陆性 (3)河流和湖泊 项目 图中序号名称 湖泊 多为内流湖,如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河流 多为内流河,如④阿姆河,⑤_____;⑥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 里海 巴尔喀什湖 锡尔河 咸海 (4)资源 种类 分布 石油 _____沿岸 煤 哈萨克斯坦北部、吉尔吉斯斯坦 铁、铜 _____中部 里海 哈萨克斯坦 3.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发展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_____。其中小麦主要分布在_____北部;棉花主要分布在图兰平原及阿姆河、锡尔河流域。 (2)交通———丝绸之路” 古今 变化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_____,西至_____,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 地理 意义 加强了我国_____的联系,加强了我国同_____及欧洲一些国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