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8565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4029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4-2025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2025七上·番禺期末)山顶洞人遗址发现141件装饰品,包括钻孔的小砾石、兽牙、海蚌壳、石球、有刻痕的骨管(骨坠)等。这反映了山顶洞人(  ) A.懂得人工取火 B.有了审美观念 C.学会种植水稻 D.过着群居生活 2.(2025七上·番禺期末)如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及其特征。这可用于说明新石器时代(  ) 文化遗存 所在地域 主要特征 兴隆洼文化 辽河流域 以玉器加工和粟、黍种植为主,也有渔猎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 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地区 种植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以木结构建筑著称 A.地区之间联系密切 B.没有明显贫富分化 C.区域发展各具特色 D.原始商业得到发展 3.(2025七上·番禺期末)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内外贵族墓地随葬品丰富,与城外的普通墓地形成鲜明对比,陶寺古城遗址也有类似的现象。两地的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 A.中华文明汇聚中原 B.经济结构较为合理 C.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D.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4.(2025七上·番禺期末)如下图是龙山文化的黑陶杯,陶杯通体铮亮,器壁最薄处不足1毫米,称为“蛋壳陶”,制作时需使用稳定且能够高速旋转的快轮加工技术和高超的烧窑技术。由此推断,当时(  ) A.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 B.商业繁荣 C.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D.农业发达 5.(2025七上·番禺期末)小明同学参观博物馆,看到以下展板(如下图)。该展板可用于研究(  ) A.夏朝的文明 B.西周的礼制 C.商朝的刑法 D.战国的法制 6.(2025七上·番禺期末)春秋时期,齐桓公实施“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晋文公推行“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政策。这些措施反映了春秋时期(  ) A.统治者鼓励商业发展 B.耕作技术不断进步 C.金属货币使用较广泛 D.中心城市商贾云集 7.(2025七上·番禺期末)如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反映的趋势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分裂割据的延续 C.中央官制的完善 D.统一进程的加速 8.(2025七上·番禺期末)某校准备编写校本教材《诸子百家的“爱”》,书稿以人物为单元,目录(部分)如下表。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是(  ) 第一单元 老子爱个人,求与世无争 第二单元 孔子爱亲族,重道德规范 第三单元 墨子爱天下,倡____ 第四单元 韩非爱君主,谋以法治国 A.兼爱非攻 B.以德治国 C.顺应自然 D.礼法并用 9.(2025七上·番禺期末)《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书。书中描述:每年三月人们投入到采桑养蚕的工作中。到了五月,则要种植作为丝织品染料的蓝草。据此可推断(  ) A.中国是最早出现历法的国家 B.《夏小正》是研究夏王朝的唯一史料 C.养蚕缫丝是当时重要的生计 D.《夏小正》记录了当时农事生产生活 10.(2025七上·番禺期末)如下表为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编年纪》的记载(部分)。这可用来研究(  )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 十九年,口口口口南郡备敬(警)。 廿一年,韩王死。 廿二年,攻魏梁(梁)。 廿三年,兴,攻荆。 A.春秋的兼并战争 B.战国七雄的形成 C.秦灭六国的过程 D.秦朝的刑罚制度 11.(2025七上·番禺期末)《秦律 厩苑律》有许多关于管理牛耕的规定,如在评比耕牛的考核中,成绩领先的,有关人员可以得到相应奖励。如果用牛耕田,牛因过度劳累致使腰围减瘦,主事者要受到惩罚。这反映了秦朝(  ) A.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B.重视农业生产 C.设置三公九卿制度 D.注重兴修水利 12.(2025七上·番禺期末)如下图是广州区庄秦墓出土的一件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