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68763

第23课《马说》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9688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3课,马说,课件,3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如果没有唐诗,中国的文化将失去一大半的精彩。如果没有白居易,就好像大半个长安城熄了灯火。 ———北京师范大学 康震教授 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继杜甫之后,又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诗王”之称。与元稹(zhěn)齐名并称“元白”,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怎一个“苦”字了得 ———感受《卖炭翁》的悲苦人生 一、简要概括白居易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这是一首以记叙事件为主的诗歌,那么这是一首 诗 (文体)? 叙事 概括事件: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卖炭翁本想卖炭却被宫使掠夺的故事。 三、全诗围绕卖炭,写了哪些人的哪些行为? 烧炭———运炭———抢炭 卖炭翁 宫使 请你用诗中的一个词概括卖炭翁的现状 可怜 苦 请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卖炭翁的现状 ———这也是诗人对卖炭翁的情感 苦浸透在卖炭翁生活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结合“烧炭、运炭、被抢炭”三个环节中的具体词句来分析。(三选其一作答,分组汇报) 烧炭苦,苦在伐薪烧炭南山中。 环境描写,写出了环境的艰苦,卖炭翁的辛苦 秋风萧瑟,树叶落尽,你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日近黄昏,北风呼啸,你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月黑风高,豺狼嚎叫,你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烧炭苦,苦在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bìn苍苍十指黑。 外貌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烧炭艰辛,生活困苦,年岁已高。 “十指黑”说明老人不爱卫生吗? 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通常用来暖和烤制食物等。 烧炭的工序其实很复杂。干柴要连续烧四昼夜,湿柴要连续烧七昼夜。为了保持稳定的火温还得日夜不停地添火、巡视,一大堆柴也只能烧制成一点点木炭。文章的卖炭翁一车木炭千余斤,应该是烧了很多炉。而这些工作都是由一位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来完成。 烧炭苦。苦在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cháng口中食。 设问句,一问一答,写出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愿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 运炭苦,苦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心理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的矛盾心理,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奈和艰难。 矛盾?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路远、雪厚、车重、人苦 运炭的艰难 运炭苦,苦在——— 资料助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距离长安城45.5公里。 烧炭苦: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生活苦: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运炭苦: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心里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蓬头垢面 老态龙钟 穷困悲苦 忍气吞声 无可奈何 处在受压迫受剥削且无力反抗的地位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悲苦的穷苦老百姓 和卖炭翁对比 牛困人饥 翩翩两骑 满面尘灰烟火色 黄衣使者白衫儿 得意忘形、趾高气昂的神情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动词:形象地写出了 宫使们蛮横无理、霸道的行为。 拿 皇帝的命令 大声呵斥 chì chì 动作描写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车炭,千余斤”VS“半匹红纱一丈绫” 唐朝时期,半匹红纱一丈绫合计380文钱,而千斤炭最少也得1500文,价值的悬殊一目了然。 对 比 用作货币的绢帛都必须以匹记,不得割裂,以免造成计量标准的混乱和实用价值的损失。在当时纱、绫,属可作为货币的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