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期将举办“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展,现向大家征集展览内容,请大家学习魏巍《谁是最可爱人》后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任务 任务一:设计展区名称 任务二:讲述英雄事迹 任务三:感悟先烈精神 任务四:寻觅可爱之人 检查预习 作者介绍 魏巍(1920年3月6日—2008年8月24日),中国当代作家、诗人。1920年3月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1942年,创作长诗《黎明的风景》。1938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1978年,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东方》。1982年,凭借《东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8月24日,因病于北京逝世。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东方》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坚韧 淳朴 谦逊 摁倒 覆灭 迸裂 脸膛 憋闷 聚歼 过瘾 掰断 军隅里 chún xùn èn rèn bèng táng biē jiān bāi yǐn yú fù 扫清字音障碍 积累词语 【迸裂】 【豁亮】 【隐隐约约】 【永垂不朽】 【奋不顾身】 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 宽敞明亮。 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全面爆发。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把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应朝鲜请求,1950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派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开始后,魏巍曾受命去朝鲜,并进行了战地采访。从朝鲜回来后,魏巍想让祖国人民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怎样地英勇,怎样地顽强,就写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1950年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1950年6月25日 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1951年7月10日 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开始举行,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文体介绍 定义: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 特点: 生动性:通讯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 完整性:通讯需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 评论性:通讯可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 任务一: 设计展区名称 设计展区名称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作者写了志愿军战士的那几件事,根据课文内容意小标题的形式为展区设计名称。 松骨峰战斗 马玉祥救童 防空洞谈话 任务二: 讲述英雄故事 讲述英雄故事 再读课文,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三个展区的主要内容。 提示: 1.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2.采用地点+事件的方式:讲述故事时注意故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讲述英雄故事 示例: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松骨峰战斗”展区的讲解员。 一次战役时,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追击南逃的美军赶到了松骨峰一带。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奉命抢占松骨峰北侧的无名高地,截击敌人。这是一场壮烈的战斗,官兵以百人之力,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阻敌数个师长达十几个小时,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 松骨峰战斗 讲述英雄故事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马玉祥救童”展区的讲解员。 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战士马玉祥在山上下来做饭,遇到敌机袭击,扔燃烧弹,马玉祥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海中救出朝鲜老乡家的孩子。 马玉祥救童 讲述英雄故事 各位同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