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0163

5 孔乙己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0次 大小:1054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孔乙己,导学案,学生,教师
    5《孔乙己》导学案 (学生版) 学习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从而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语言运用: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思维能力: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通过研读有关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审美创造:品析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精彩开篇词 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的文化伟人,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毕生以文艺作为实现他改变“愚弱的国民”的武器。在他一生所创作的三十多篇小说中,他最喜欢的是收在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巴金也说《孔乙己》写得好;日本有一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咂摸带笑的泪 一、新课导入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大都知道《孔乙己》;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深刻印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孔乙己,体味一下孔乙己复杂的情感内蕴。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听老师范读课文,圈画课文的生字词。 颓唐( )  附和( )    分辩( )  不屑置辩( ) 咸亨酒店( )砚( )   荤菜( )  羼水( ) 拭( )   蘸( )    惋惜( ) 阔绰( )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不屑置辩: 分辩: 格局: 缠夹不清: 之乎者也: 大抵: 附和: 格局: 阔绰: 污人清白: 绽出: 君子固穷: 间或: 颓唐: 营生: 3.背景链接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跳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孔乙己几个生活片段?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内部层次是怎样的?分属怎样的情节结构?简要概括各部分内容。 3.这篇小说的结构精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4.小说是从什么角度来讲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环境描写 自由朗读课文,合作探究。 1.环境描写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这篇小说哪些语句属于自然环境的描写?作用是什么? 2.课文哪些地方属于社会环境描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四、板书设计 咸亨酒店←—缩影———封建社会 环境: 在笑声中登场,在笑声中谢幕 取笑新伤疤———开端 讥笑总落第 情节 为偷书作辩 发展 分食茴香豆 断腿的悲惨———高潮和结局 五、拓展延伸 “孔乙己”原型的几种说法 1.《孔乙己》中的主角孔乙己,据鲁迅先生说,实有其人,此人姓孟,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们都叫他“孟夫子”,其行径与“孔乙己”中所描写的差不多。 (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 2.他本姓孟,大家叫他孟夫子,他的本名因此失传。———他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以至穷得几乎讨饭。他替人家抄书,可是喜欢喝酒,有时连书籍纸笔都卖掉了,穷极时混进书房里去偷东西,被人抓住,硬说是“窃”书不能算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