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0555

第一章认识区域 章末检测试卷一(课件 练习,共2份)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日期:2025-10-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93740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区域,第一章,2份,必修,选择性,2019
    章末检测试卷一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边界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特点是(  ) 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 (2024·四川成都期末)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三大区域(  ) A.都有明确的边界 B.按自然特征划分 C.内部特征绝对一致 D.人类活动差异较小 4.与东部季风区相比,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 A.年均气温更高 B.不受季风影响 C.年降水量小且年际变化小 D.河流最终全部流入太平洋 5.青藏高寒区成为世界高原特有生物集中分布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冰川冻土广布 C.气候高寒缺氧 D.生物天敌较少 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的近缘祖先,有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经消失的优良遗传基因,可用来改良水稻品种。中国野生稻零星分布在南方地区。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有迄今为止发现的纬度最高的野生稻分布区,国家在这里划定了野生稻保护区。据此完成6~7题。 6.东乡区野生稻作为迄今为止发现的纬度最高的野生稻,与其他地区的野生稻相比,具有的最重要的优良遗传基因是(  ) A.抗寒 B.抗旱 C.抗病 D.抗风 7.国家在东乡区划定野生稻保护区,是为了(  ) A.促进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B.保护当地自然环境 C.提高野生稻的产量和品质 D.保护野生稻物种资源 下图为“某区域的发展过程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可以反映出(  ) A.区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B.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C.区域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 D.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外联系逐渐减弱 9.在区域发展晚期(  ) A.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外围空间 B.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距逐渐增大 D.高科技可能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2024·江苏无锡期中)乡村“产居一体”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业与居住功能相结合的空间模式。浙江省安吉县碧门村依山而建,逐步形成了以“家庭作坊”“个体工业”为主导的“产居一体”空间格局。下图示意碧门村下辖青山村、中心村的产业和居住用地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0~12题。 10.碧门村“产居一体”空间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规模较小 B.产业绿色环保 C.土地资源有限 D.生产联系复杂 11.下列有关青山村和中心村“产居一体”用地空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以大型竹加工工厂为中心集聚分布 ②都以道路为轴线集聚分布 ③都能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 ④都具有更好的物流、包装和仓储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在“产居一体”模式下,碧门村要实现跨越式乡村振兴更需要(  ) A.完善基础设施 B.引进发展资金 C.扩大产业规模 D.坚持文化引领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下图示意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据此回答13~14题。 13.福州、泉州、厦门被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的优势条件是(  ) ①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②科技创新能力强 ③临海,自然环境优美 ④土壤肥沃,农产品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甲处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方向是(  ) A.发展创新能力,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B.大力推进城镇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C.禁止在开发区内开垦,以保护生态环境 D.为东部沿海提供优质的农副产品 下图示意甲、乙两个相邻国家的产业构成情况。据此完成15~16题。 15.甲、乙国家可能是(  ) A.印度、巴基斯坦 B.法国、德国 C.印度尼西亚、日本 D.墨西哥、美国 1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