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4·山东青岛月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示意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以省为单位)划分及部分典型动物、传统民居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三大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地带的划分有明确的分界线 B.每个经济地带内部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C.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 D.黑龙江省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2.图中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从侧面反映出影响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3.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只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影响 ④发挥地区优势,鼓励西部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陕西省东北部的某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该县人民积极响应“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号召,结合该地的气候特点,通过与相关农业开发公司合作,自筹资金,进行了生态核桃林区的开发建设,治理了荒山荒坡的水土流失,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找到了新出路。完成4~5题。 4.该县结合气候特点,发展生态核桃林区,水土流失随之得到治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单一性 D.永恒性 5.提升水土流失治理能力,大力发展经济林,为当地经济发展找到了新出路,这说明( ) A.土地质量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B.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当地气候环境 C.生态核桃林区种植适合在全国推广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彻底治理 (2024·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国家节点战略是以试点改革为特色,依托重要节点推进区域开发的战略,是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依据之一,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其作用程度会受到空间位置的影响。据此完成6~7题。 6.不能在区域开发中承担重要节点的是( ) A.上海自贸区 B.天津滨海新区 C.深圳 D.合肥 7.重要节点对周围城镇群的主要作用是( ) A.推动城镇群的功能升级与结构优化 B.改变城市的地域形态 C.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改善周围城镇群的环境质量 (2024·江苏南京期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地区的中心位置,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承包工程建设项目及其比重。据此完成8~9题。 8.甲项目最有可能是( ) A.生态环境修复 B.农牧产品加工 C.能源基础设施 D.港口工程建设 9.中乌两国的合作中,中国主要的优势在于( ) ①劳动力 ②资金 ③技术 ④原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产业链较完备。该省是我国纺织服装的重要产地。近年来,部分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获得的利润有所增加。下图示意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对外贸易市场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0~12题。 10.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面向的海外客户主要来自( ) A.韩国 B.澳大利亚 C.新西兰 D.美国 11.江苏省部分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主要是因为东南亚( ) ①土地价格低 ②人才充足 ③劳动力廉价 ④资金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江苏省对澳大利亚的进口额比出口额多,其影响因素是( ) A.原料成本 B.产品价格 C.贸易壁垒 D.品牌营销 (2024·湖南株洲调研)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的基西米河在长约90千米、宽约1.6~3.2千米的河漫滩上蜿蜒前行,水深0.3~0.7米。1962~1971年基西米河逐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