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1181

4.《窦娥冤(节选)》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261423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窦娥冤(节选),课件,4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节选】 《窦娥冤》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及相关文学知识。 2.围绕定场诗,通过品味个性化语言,理解窦天章、蔡婆婆、赛卢医、桃杌等人的人物形象。 3.把握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 4.分析戏剧冲突,探究造成窦娥悲剧的原因。 元曲 散曲 小令 套曲 一宫调一曲子 一宫调数曲子,至少两个组成的联曲 杂剧 散曲+“科”+“白” 唱 唱 演 文体知识 元杂剧 元杂剧: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形式,它有自身的特点和较严格的体制,并形成了韵散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剧本构成 角色分类 结构形式 文体知识 元杂剧 剧本构成 角色分类 结构形式 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 文体知识—剧本构成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科:关于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舞台指示 元杂剧 剧本构成 角色分类 结构形式 宾白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对话;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 文体知识—剧本构成 元杂剧 剧本构成 角色分类 结构形式 末是男角,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男主角叫正末,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末是元杂剧中的男性角色。老年男子叫外末,如监斩官。 末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文体知识—角色分类 元杂剧 剧本构成 角色分类 结构形式 旦是女角,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chá)旦。正旦是歌唱的主要女演员。旦是元杂剧中的女性角色,如窦娥、崔莺莺、杜丽娘等等。 旦 文体知识—角色分类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元杂剧 剧本构成 角色分类 结构形式 净俗称“花脸”“花面”,有净、副净、二净之分。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如《窦娥冤》里的公人,张飞,李逵。 净 文体知识—角色分类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元杂剧 剧本构成 角色分类 结构形式 杂是杂角。如孤(官员)、袛从(侍从)、孛(bèi)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等等。 杂 文体知识—角色分类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元杂剧 剧本构成 角色分类 结构形式 杂剧的结构形式通常是一本四折(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之外可以加楔(xiē)子。四折分别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文体知识—结构形式 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zhǐ)、羽、变宫、变徵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曲调。 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宫调 文体知识—扩展 曲牌是曲调的名称,规定曲的格式、字数、平仄等。 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 曲牌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