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2592

第6课《老山界》教学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21395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课,老山界,教学课件,3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这首诗写了红军长征的经历,诗中提到的“五岭”指的是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和越城岭,其中越城岭又名“老山界”,它是长征路上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今天就让我们跟着红军们的步伐,一起去翻越老山界吧。 老 山 界 陆定一 第一课时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基本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叙事线索。(重点) 2.学习体会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点)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陆定一 (1906—1996) 江苏省无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任红军政治宣传部长,建国后负责党的宣传和文教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共产党内的大秀才”。 1996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 预习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生字。 pān tán( 攀谈 ) qiào bì( 峭壁 ) gū lu( 骨碌 ) jǔ jué( 咀嚼 ) wū yè(呜咽 ) dū cù( 督促 ) guàn shū( 灌输 ) hān rán rù mèng( 酣然入梦) kē juān zá shuì( ) bù kě zhuō mō(不可捉摸) 苛捐杂税 2.根据解释选出相应的词语 A.惊惶 B.呜咽 C.矗立 D.苛捐杂税 E.不可捉摸 F.酣然入梦 ( )高耸地立着。 ( )甜美、畅快入睡。 ( )指反动统治下的繁重捐税。 ( )惊慌,害怕慌张。惶,恐慌。 ( )低声哭泣或形容凄切的水声或琴声。 ( )揣测,预料。 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A C F D B E 整体感知,理清翻山过程 1.请从文中找出一句可以概括全文的句子。 2.根据提示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梳理翻山过程。 浏览课文,完成任务 时间____地点_____ 事件:造访瑶民 时间____地点_____ 事件:黑夜行军 时间____地点:上山路上 事件:_____ 时间____地点_____ 事件:征服老山界 时间____地点:山腰 事件:_____ 1.请从文中找出一句可以概括全文的句子。 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浏览课文,完成任务 人物 事情 提示 内容概括围绕: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整体感知,理清翻山过程 梳理翻山经过 时间____地点_____ 事件:造访瑶民 时间____地点_____ 事件:黑夜行军 时间____地点:上山路上 事件:翻越雷公岩 时间_____地点_____ 事件:征服老山界 时间____地点:山腰 事件:_____ 下午 山沟 天黑 山脚 次日下午两点 半夜 山顶 黎明 顺叙,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叙事线索,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文章脉络清晰,层次井然。 山腰露宿 小组合作,跳读课文,体会红军精神 “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难” 在何处?请跳读课文,在课文中勾画出有关的句子来,并进行分类概括。 难 _____难 _____难 _____难 _____难 例:我找到的是_____方面的困难,在课文的第____段…… (第10段)上山三十里,下山十五里。 (第25段)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 (第12段)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行走难:路途遥远,山高路险 (第18段)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第20段)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