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 六年级下册 《地球资源》单元 12.自然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教学设计 单元 《地球资源》 课题 12.自然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1.人类活动与环境 学习内容及要求 11.1自然资源 5-6年级:②知道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以垃圾分类为例,通过践行垃圾减量与分类回收,树立循环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能认识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掌握比较的方法和分类的基本要求,能使用类比的方法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解决真实情境中的有关问题。 探究实践: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调查等方式获取信息。 态度责任: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教学 重点 知道一些自然资源是可再生的,一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教学 难点 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调查交流资源的回收或再利用。 教学 准备 教师:课件优化。 学生:查阅资料、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一、引导课题,初步了解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自然资源。(预设5分钟) [PPT 2 出示]出示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资源的图片以及生活垃圾处理及回收的图片,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资源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自然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二、活动过程,探究自然资源的利用(预设28分钟) 1. [PPT 3 出示] 怎样合理利用秸秆? 提问:同学们认识秸秆吗?什么是秸秆? 引导学生交流。 师生总结:秸秆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其中水稻的秸秆常被称为稻草、稻藁,小麦的秸秆则称为麦秆。 [PPT 4 出示] 焚烧秸秆的危害视频。 提问:对于秸秆,农民伯伯都是怎样处理的呢?焚烧处理有什么影响吗? 引导学生认识焚烧秸秆的危害。 [PPT 5-6 出示]秸秆的用途图片。 提问:秸秆回收后,可以进行哪些利用呢? (预设:可以用来烧火做饭、可以用来饲养家畜……) 师生总结:秸秆可以用来堆肥、饲养家畜、造纸、制造沼气、制作手工艺品…… [PPT 7 出示]自然资源 引导学生总结:像秸秆这样的植物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 2.[PPT 8 出示] 哪些自然资源可再生?哪些不可再生? 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动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图片。 [PPT 9 出示]提出问题:哪些自然资源是可再生的?哪些是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引导学生交流。 [PPT 10 出示]师生总结:可再生资源———指在合理开发条件下,消耗速度和恢复速度能达到平衡,像土地、水、植物等。 不可再生资源———指的是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如煤、石油、等。 三、拓展活动,了解当地自然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预设2分钟) [PPT 11 出示] 调查当地自然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情况。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资源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土地 B.水 C.塑料 2.有些地方的教科书是循环使用的,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A.这些地方太穷了 B.这些地方对学习不重视 C.节约用纸 3.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藏,我们要珍惜并合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下列生活实例中,( )属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A.过度捕捞渔业资源 B.大肆砍伐森林 C.合理耕种,尽量减少施用化肥农药 4.下列不属于更好地利用资源的做法是( )。 A.洗菜淘米的水留着,用来浇花 B.休渔期捕鱼 C.有节制地开采煤矿 5.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下列做法处理不科学的是( )。 A.做饲料 B.制沼气 C.就地焚烧 二、判断题 1.纸是可以再生的,我们可以大量使用,不用节约。( ) 2.直接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还有可能引发火灾。( ) 3.水是珍贵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