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你面前的历史书, 多少页? 多少字? 大概有多重? 标价多少? “书”从来都是这样吗?怎么是今天这样? 看,祖先整的活儿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七年级上册 竹简、木牍: 体积和重量太大、工艺繁难。 西汉简牍 (一份诏书) 一、书写材料的演变———蔡伦造纸术 1.过去的书写材料 西汉 帛画 能不能更省事、更轻、更低成本? 丝织品:原料难取,产量低下,成本价高昂。 按当时价格, 大约0.5m×9m的缣≈360斤大米(已转为现代通用单位) 刻有文字的商朝牛骨 西汉时期 初步 新型书写材料(纸) 实际应用效果× 掌握高端技术的人才:蔡伦(详见课本相关史事) 时间:公元105年 标志:进献给汉和帝刘肇 原料:树皮、破布、渔网 工艺过程(详见课本大图) 蔡伦 一、书写材料的演变———蔡伦造纸术 2.蔡伦【改进】造纸术 汉朝造纸工艺流程想象图(课本) 西汉的纸 一、书写材料的演变———蔡伦造纸术 3.纸的伟大意义 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所以蔡伦造纸法造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轻便 笨重 昂贵 便宜 原料难找 原料好找 简帛 蔡侯纸 × 逐渐取代简帛而被广泛使用,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蔡伦 西汉的纸 × 一、书写材料的演变———蔡伦造纸术 3.纸的伟大意义 纸的发明对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 课本上(P85)的陈述句: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那请问:凭什么这么说?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典籍的流传、教育更便利(教材)、信息传递更便利、书画艺术…… 3世纪越南 4世纪朝鲜 8世纪阿拉伯 12-14世纪,由阿拉伯人带到欧洲。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张仲景《伤寒论·序》 时代:东汉末年 著作:《伤寒杂病论》 贡献: ①发展中医学理论、治疗方法 ②总结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 ③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地位: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开创者,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被称为“医圣”。 1.张仲景 二、秦汉的医学 饺子的文化传说 ———官员医生张仲景 佗语吴普曰:“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亦以除疾,兼利蹄足……”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 非遗五禽戏(选段) 二、秦汉的医学 2.华佗 (华佗)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 麻沸散———外科手术 针灸、汤药 五禽戏 现代针灸 五禽戏(示意图) 华佗 中国古代数学一直注重实际应用于生产、生活 《九章算术》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共246个应用题(含解法) 又称“算经之首” 三、秦汉的数学与农学 1.数学 方田:以御田畴界域 粟米:以御交质变易 衰分:以御贵贱禀税 少广:以御积幂方圆 商功:以御功程积实 均输:以御远近劳费 盈不足:以御隐杂互见 方程:以御错糅正负 勾股:以御高深广远 ———整理自《九章算术》 地位: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长远影响:其基本方法在中国一直沿用到16世纪甚至19世纪 《九章算术》书影 农学有较大发展,代表性著作是《氾胜之书》。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 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三、秦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