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4964

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课件 学案 练习,3份打包)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39033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环境,资源,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
    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选择题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每年的10月14日是国际电子垃圾日。在欧洲,电子废弃品回收利用率为50%至55%。每年有数以千吨计的电子垃圾从发达国家发往发展中国家,加重了后者的回收压力。据此完成1~3题。 1.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电子垃圾的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2.发展中国家接受电子垃圾的根本原因是(  ) A.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差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C.国家环境标准门槛低 D.未开发土地面积广大 3.从环保角度,发展中国家应对电子垃圾跨境转移的有效措施是(  ) A.治理本国污染 B.减少垃圾进口 C.寻求国际支持 D.严格环境准入 (2024·河南开封期末)据加拿大测定,引起加拿大酸雨的污染物至少有60%是由美国产生,然后越界飘入加拿大。据此完成4~5题。 4.引起酸雨的污染物进入加拿大的主要途径是(  ) A.大气环流 B.河流径流 C.正常贸易 D.非法走私 5.加拿大出现酸雨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4·陕西延安期中)2023年8月起,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分批排放到太平洋。为了处理这些核废水,日本政府曾讨论过包括蒸发释放、点解排放、稀释入海、地下掩埋以及注入地层等五种处理方案,但最后选择排入大海。据此完成6~7题。 6.日本政府最后选择将核废水排入大海,其主要原因是该方案(  ) A.投入少 B.技术要求低 C.耗时短 D.安全系数高 7.日本核废水排放入海极易引发国际争端,其主要原因是(  ) A.福岛及其周边海域将遭受二次伤害 B.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无法完全消除 C.核污染将随洋流蔓延至太平洋沿岸国家 D.海洋物种减少导致海洋产业链发展受阻 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巴塞尔市的某化学公司的仓库发生火灾,大量硫、磷、汞等有毒物质排入莱茵河。火灾发生后,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了《莱茵河行动计划》从河流整体生态系统出发,利用先进技术和严格指标促进莱茵河生态恢复。1990年,进一步开发了“莱茵河预警模型”。下图示意莱茵河流域位置。据此完成8~9题。 8.受此影响最急于改善水质、治理污染的国家是(  ) A.瑞士 B.法国 C.德国 D.荷兰 9.该事件对防治跨境水污染事件的启示是(  ) ①严格环境准入标准 ②各国均衡出资防治污染 ③成立国际保护委员会 ④建立水质实时监测、预警机制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选择题10~14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烟霾是因为悬浮在大气中极小且干燥的颗粒聚集而产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对人类健康危害巨大。印度尼西亚的烟霾污染与当地农业耕作中的“烧芭”传统密切相关。“烧芭”就是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印度尼西亚烟霾污染的范围已超越国界,成为影响东南亚地区的跨境烟霾污染。读图,完成10~12题。 10.印度尼西亚跨境烟霾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大气出现逆温层 B.火灾频发,森林覆盖率减少 C.毁林开荒,发展种植园经济 D.砍伐森林,大力发展煤炭工业 11.印度尼西亚跨境烟霾污染给新加坡带来的影响有(  ) ①空气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②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③学校停课,社会秩序出现紊乱④两国外交紧张,引发严重政治冲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为治理跨境烟霾污染,印度尼西亚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严厉打击任何毁林开荒行为 ②建全国内环保政策法规 ③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环保合作 ④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治理机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北京海淀期末)近年,甲国发生数次严重雾霾事件。有研究认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