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 弘扬优秀家风 同步分层练习 一、选择题 1.深深利用设备参观某展览时发现,志愿者正讲解“传承红色家风共筑家国情———的资料。下列属于优秀家风的是( )。 ①孩子只需要学习,无需承担家庭责任 ②勤俭节约,不铺张,不浪费 ③待人真诚、善良 ④爱劳动,全家人一起做家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名言警句出自( )。 A.曾国藩的《曾国潘家书》 B.诸葛亮的《诫子书》 C.朱相庐的《朱子家训》 D.包拯的《包拯家训》 3.下列做法不符合勤劳节俭家风的是( )。 A.衣服破了,补一补还能穿 B.小军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剩了好多菜 C.李明把家里的纸盒收集起来卖钱 D.妈妈用淘米水浇花 4.“卧冰求鲤”表现的是以下哪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A.孝顺父母 B.勇于追求 C.不怕困难 D.坚韧不拔 5.优秀大学生李勇背着父亲上大学、13岁女孩李婧源坚持照顾植物人父亲8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 )的家风。 A.邻里互助 B.和谐相处 C.百善孝为先 D.勤俭持家 6.下列属于优秀家风范畴的是( )。 ①尊老爱幼 ②邻里团结 ③知书达礼 ④遵纪守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面选项不属于良好家风的是( )。 A.习仲勋(习近平总书记的父亲):从小勤俭持家 B.孔融让梨 C.百善孝为先 D.先己后人 二、判断题 8.“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话出自《傅雷家书》。( ) 9.《朱子家训》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 10.家风是大家庭中才有的,我们普通的家庭没有家风。( ) 1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的《朱子家训》。( ) 12.时代在发展,古代的家规家训,我们应该彻底舍弃。( ) 三、填空题 13.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朱子家训》蕴含着很好的道德教育思想,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 );半丝半缕,恒念( )维艰。” 14.优秀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 ),塑造着我们的( )。传承优秀家风,有助于我们( ),涵养德行,砥砺成才。 15.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 ),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 )。它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 )。 16.我国古代有极为丰富的家训家规,其中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 )广为流传。 17. 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 )。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18.优秀家风是一种无形的( )、一种无言的( )、一部无字的典籍。 四、连线题 19.在生活中,“名言警句”和“俗语”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做人,将下列名言警句或俗语与其含义连线。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孝敬父母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奉献精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修身立志 百善孝为先 尊老爱幼 五、简答题 20.你们家的优秀家风是什么 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我们应该怎么做? 21.优秀家风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这些传统美德有什么意义? 六、辨析题 22.有人说:“时代发展了,电话、视频聊天等很普遍了,写家书就落伍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七、综合题 23.家教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五年级(1班)同学围绕“优秀家风我传承”组织开展了一次班会。 环节一:辨家风 小明说:“只有古代的书香门第才有家风,寻常百姓家是不会有家风的” (1)你是否赞同小明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环节二:明家风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2)请你结合习主席的讲话,你认为优秀家风包含哪些传统美德? 环节三:传家风 班会结束后,五年级(1)班向全校学生发起了“传承优秀家风我们在行动”的倡议。 (3)请你写出4条宣传优秀家风的好创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