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6086

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日期:2025-02-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7857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份,自然地理,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
    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知识点一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_____。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_____。 (2)北方平原地区与南方丘陵、山区的村落分布 地区 规模 分布、形态 人口 北方平原地区 相对集中,多呈_____、_____格局 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山区 较小 相对_____,多呈带状分布 _____ 核心归纳 不同地形区聚落的分布 地区 高原地区 山区 平原地区 聚落分布 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长的河漫滩平原上 分布于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呈条带状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沿河发展,形成河流聚落带;或沿海岸发展 原因 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且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_____(影响深刻)、气候、水文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_____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①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_____,西部交通线路分布_____。 ②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 平原 山区 限制因素 较少 较多 线路形态 呈_____状 呈“_____”字形,线路曲折 工程造价 较低 较高 核心归纳 山区交通线布局的原则及原因 原则 原因 实例 方式 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①山地修建铁路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③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 线路走向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形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走势来确定线路的走向。 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 ①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②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③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④成昆铁路沿地形走势曲折伸展 线网密度 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 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新疆段)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 1.[区域认知]两图中哪一个是山区的聚落?哪一个是平原地区的聚落?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 _____ _____ 2.[综合思维]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山区和平原的两种聚落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 _____ _____ 3.[综合思维]考古发现,我国古代的村落多分布在河谷阶地上,原因是什么? _____ _____ (2023·福建宁德期中)展线是一种用于爬坡的铁路线路。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关角展线群是我国现存展线最密集的地方。新关角隧道开通后,关角展线群被取代。下图示意关角展线群及新关角隧道。读图完成1~2题。 1.关角展线群成为我国展线最密集的地方,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经济 D.技术 2.新关角隧道的开通,主要得益于(  ) A.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