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空气》- 空气的成分 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青岛版《科学》 2025春新版 思考:人类的活动需要空气,动物的生存需要空气,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空气有哪些秘密呢 材料准备 导入新课 思维导航 1.扣上矿泉水瓶后,蜡烛燃烧有什么变化?空气中有支持蜡烛燃烧的气体吗? 2.蜡烛熄灭后,瓶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剩下的气体支持蜡烛燃烧吗? 3.由此推想:空气的成分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空气的成分大致可以分成哪两类? 蜡烛继续燃烧 蜡烛熄灭 支持燃烧 不支持燃烧 木条熄灭 活动过程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 稀有气体(0.94%) 其他气体 二氧化碳(0.03%) (1%) 水蒸气和杂质(0.03%) 氮气 氧气 其中只有氧气能支持燃烧,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因此常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活动过程 氧气 呼吸 助燃 活动二:氧气有什么作用? 活动过程 禁止撞击 氧气 助燃 与有机物或其他易氧化物混合 爆炸 氧气钢瓶如遇日光下暴晒、高温环境中存放或搬运时受到撞击 禁止烟火 易燃易爆 活动过程 氮气 活动三:氮气可以做什么? 活动过程 二氧化碳 活动四: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 活动过程 二氧化碳储罐如遇夏季高温、热源或火源等影响,会使储罐内壁所受压力增大,可能会引发爆炸。 干冰 密封地方不能使用 固态二氧化碳 不支持呼吸 挤走氧气 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程。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 6.空气的成分 教学设计 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 6.空气的成分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及要求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5~6年级②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空气中的氧气化氧化碳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使学生了解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复杂体系。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方法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 探究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使用燃烧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态度责任: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空气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 重点 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重点讲解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占比。 教学 难点 空气作为一种混合物,其成分复杂多样,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蜡烛、火柴、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PPT 2 出示] 人类的活动需要空气,动物的生存需要空气,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空气有哪些秘密呢 一、引导课题,猜测空气的组成部分。(预设5分钟) 1.师出一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占据空间摸不着,无孔不入看不见,每分每秒都需要。这是什么呢 生揭示谜底。 2.师提出问题:对于空气你都有哪些了解? 3.师继续追问: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引出课题《空气的成分》。(板书课题)对于这个课题,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PPT 3 出示] 4.组织思维导航 (1)扣上矿泉水瓶后,蜡烛燃烧有什么变化?空气中有支持蜡烛燃烧的气体吗? (2)蜡烛熄灭后,瓶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剩下的气体支持蜡烛燃烧吗? (3)由此推想:空气的成分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 二、活动过程,探究空气的组成部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预设25分钟) [PPT 4 出示] 出示方法指导。 [PPT 5 出示] 探究空气中有哪些成分?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指向。 2.让学生大胆猜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