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6383

小学生“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素材

日期:2025-04-06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1次 大小:501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小学生,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素材
  • cover
小学生“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主题 感恩父母———让爱住我家 二、班会背景 当今社会,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成长。然而,部分学生对父母的付出习以为常,缺乏感恩意识。为了引导学生珍惜父母的爱,学会感恩,特开展此次“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三、班会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明白父母之爱的无私与伟大。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故事分享、诗歌朗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父母的爱。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感恩父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让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引导学生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孝顺父母。 四、班会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父母的爱,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 帮助学生明确感恩父母的具体方式和行为,让学生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 2.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爱,尤其是那些不易察觉的默默付出,使感恩之情自然流露,而非流于形式。 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长期的实际行动,形成稳定的感恩行为习惯。 五、班会方法 1.讲授法:讲解感恩父母的重要性、父母之爱的特点等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 2.故事教学法:讲述感人的亲情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父母的爱。 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感恩父母的具体做法,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角色扮演法:创设家庭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父母的角色和责任,加深对父母的理解。 5.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点滴,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强化感恩意识。 六、班会准备 1.资料收集与整理:收集古今中外感恩父母的经典故事,如《子路借米》《挨杖伤老》等,并将故事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文字材料,打印后分发给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感恩父母的诗歌,如《游子吟》《妈妈的爱》等,供学生朗诵和学习。 2.制作卡片:制作感恩卡片,卡片上留出空白部分,供学生写下想对父母说的话。同时,制作一些写有讨论问题、情境描述的卡片,用于课堂互动环节。 3.准备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围裙、扫帚、锅铲等,用于角色扮演环节,增强情境的真实性。 4.组织学生准备:提前安排学生预习与感恩父母相关的内容,回忆父母为自己做的印象深刻的事情,为课堂分享做准备。部分学生提前排练诗歌朗诵《游子吟》。 七、班会流程 (一)导入班会 1. 教师提前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绘制一个大大的爱心,在爱心里面写上“感恩父母”四个大字,周围画上一些与家庭生活相关的小图案,如房子、爸爸妈妈和孩子的简笔画、饭菜、礼物等。 2. 上课铃响后,教师走进教室,微笑着向同学们问好。然后指着黑板上的画问:“同学们,今天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特别的画,大家看看,这个大大的爱心里面写着‘感恩父母’,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感恩父母吗?”邀请几位同学回答,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是否准确,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说:“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陪伴我们成长,为我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今天这节班会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父母的世界,去感受他们那深沉而无私的爱,学会感恩父母。” (二)感受父母之爱 1.故事分享 教师开始讲述故事《子路借米》:“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子路的人,家里很穷,常常吃野菜度日。但是他的父母年纪大了,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呢?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