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9158

11.2 犯罪与刑罚课件(共3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55446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2,2024-2025,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4.11.2 犯罪与刑罚 结合以下漫画材料思考:这属于犯罪行为吗?应该如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对于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依法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若情节较轻,则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 壹 自主学习 1.刑法的内容及作用是什么? 2.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要求是什么? 合作探究 贰 刑法的内容及作用 齐某撬开他人小轿车车门,盗窃车内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 齐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属于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为的性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的内容及作用 马某要求中途下车被拒绝后,抢控公交车司机手中的方向盘,干扰公交车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 马某的行为构成妨害安全驾驶罪,属于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为的性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的内容及作用 汪某将一件禁止出口的青铜器出售给一个外国人。 汪某的行为构成走私文物罪,属于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为的性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 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 刑法的内容及作用 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内容】 【作用】 刑法的内容及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本次是第十二次修正。 犯罪的基本特征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 在互联网消费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平台上的评价和投诉机制本应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然而,却有人利用这一机制进行恶意索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被告人相某在多个线上外卖平台购买食品后,故意向食品中投放异物,随后拍照反馈给平台和商家,以不赔偿就投诉相威胁,先后向4家餐饮店铺索要了共计3169元人民币。法院审理认为,相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鉴于其到案后如实供述罪行,自愿认罪认罚,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并责令其退赔违法所得。 【案例展示】 犯罪的基本特征 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刑事违法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现,即犯罪是触犯了刑法的行为。 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