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9163

11.3 严于律己课件(共23张PPT) +1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448158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3,2024-2025,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课件网) 4.11.3 严于律己 课前互动:如果是你遇见下列情形,会怎么做? 情境导入 朋友邀请你去网吧上网 哥们让你去“撑场子” 未成年人 观察下图,谈谈你的认识。 严于律己 严于律己 观察下图,说说你的发现。 批捕、起诉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先降后升,总体呈上升趋势。 严于律己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 严于律己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 原因: 做法: 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严于律己 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 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变化轨迹。 原因: 法律规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规定,给我们划出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小杰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观看视频思考 严于律己 家庭:家庭保护不到位,家长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当,家庭关系不和谐 学校:学校保护不到位,德育管理欠缺 社会:普法力度不够,影响未成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依然存在 自身:自制力差,辨别是非能力弱,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 初一辍学,父母忙于工作且溺爱孩子,不明逃课后的去向 结交社会上的一帮朋友,一起“拉车门”赚钱 经常逃学打游戏,不顾学校和家长劝阻,索性辍学 尝到甜头后就开始砸车玻璃盗窃,达到疯狂作案的程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小杰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 辍学逃课 “拉车门” 砸车窗盗窃 不良行为 违法行为 犯罪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说说下列行为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吸烟、饮酒 参与赌博、变相赌博 非法携带弩、匕首等管制器具 多次旷课、逃学 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 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漫画解读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属于不良行为,可能最终导致其走上犯罪的道路。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下图中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属于不良行为吗? 对个人 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使未成年人失去人生理想,荒废学业,甚至会诱发违法犯罪。 对家庭 破坏家庭和睦,引发矛盾,对家庭成员造成经济和精神损失。 对社会 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治安,诱发刑事犯罪,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未成年人沾染不良行为的危害 2024年10月,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直属公安刑警大队二中队根据工作中掌握的线索,打掉未成年人持刀抢劫、诈骗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5名。经查,2024年10月2日至9日,关某某(15岁)、李某某(15岁)、李某某(15岁)伙同贾某某(13岁)、吕某某(13岁),接连实施持刀胁迫受害人转账、抢走受害人手机并售卖、持刀砍伤受害人等行为之后,犯罪嫌疑人关某某、李某某、李某某因涉嫌抢劫罪被依法刑事拘留;贾某某、吕某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