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79548

10 阿长与《山海经》2课时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4次 大小:293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阿长,山海经,课时,学案,答案
    课 题 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 课时 2课时 一、温习课标 了解不同叙事文体的基本特征,学会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的能力。 加强文本细读,关注细节描写以及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 结合文体特点和作者的叙事风格,展开多种形式的诵读,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对文本意蕴的体悟。 二、学习目标 1.研读本文重点部分,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 2.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 3.注意分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词语运用之妙。 4.体会平凡人物身上的闪光的品格,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感激、同情之情。 三、课前预习 认真诵读阿长买《山海经》的情节,思考进行了哪些描写。 进行批注:工整的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两个精彩语句,写出阅读感受。 喜欢的语句A_____ 阅读感受_____ 喜欢的语句B_____ 阅读感受_____ 四、课堂教学 (一)精读段落 1. 买《山海经》一事,请简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2.阿长来问《山海经》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二)体会情感 4.在“童年的感受”中,作者对阿长的印象和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5.在“写作时的回忆”中,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了温情。你从哪能读出来? (三)品味语言 6.“伟大的神力”在文中出现两次,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7.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重点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阿长。(为什么要用“憎恶”“谋死”这样的词语呢?) 8.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这里用“空前”来修饰“敬意”,给你什么感受?你怎么理解“敬意”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五、作业 课外翻阅绘图板《山海经》,试着查找关于“九头的蛇”“三脚的鸟”“一脚的牛”等的文字或配图,看看这些“怪物”究竟是什么。同时,大体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感受其神奇色彩。课 题 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 课时 2课时 一、温习课标 了解不同叙事文体的基本特征,学会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的能力。 加强文本细读,关注细节描写以及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 结合文体特点和作者的叙事风格,展开多种形式的诵读,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对文本意蕴的体悟。 二、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阿长的形象。 2.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体会平凡人物身上的闪光的品格。 三、课前预习 1、回顾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_____,字_____,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家、_____家、_____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1921年完成著名中篇小说_____。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 散文集_____ 散文诗集_____ 杂文集_____ 利用工具书标出字音 骇 掳 悚 惶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疏懒 惧惮 孤孀 3、理解词语 磨难:_____。 繁琐:_____。 面如土色:_____。 深不可测:_____。 渴慕:_____。 疏懒:_____。 震悚:_____。 查找资料 阿长简介_____ 《山海经》简介 _____ 四、课堂教学 1、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2、文中略写的部分可否删去? 3、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用句式“从_____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一个_____的人”来谈谈你眼中的人物形象。 总结阿长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