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0474

9.1 课时1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31页)课件 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533322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年级,教版,化学,学年,2024-2025,课件
  • cover
(课件网) 9.1 化学与人类健康 课时1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1.了解水、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和无机盐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及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2.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 人体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糖类 蛋白质 无机盐 维生素 油脂 水 大米、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糖类 食用油中富含油脂 油脂 蛋、肉、鱼、牛奶中富含蛋白质 蛋白质 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 膳食纤维 维生素 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和糖类 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 纤维素 糖类 油脂 无机化合物 (不含碳元素) 硫酸 氯化钠 水 氢氧化钠 我们熟悉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等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由于它们具有典型的无机物的性质,人们仍将它们归入无机化合物来研究。 判断有机物三要点: 1.化合物 2.含碳元素 3.排除以上3种物质 甲烷(C)—最简单的有机物 分子结构模型 淀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分子结构模型 有些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很复杂,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这些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百万或更大,这样的有机化合物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淀粉 (C6H10O5)n 葡萄糖 C6H12O6 蔗糖 C12H22O11 纤维素 (C6H10O5)n 谷类、薯类等 1. 组成: 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又称碳水化合物。 2. 种类: 3. 来源: 一、糖类 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最终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的代谢 淀粉 摄入 人体 酶 葡萄糖 CO2、水、热量 每克葡萄糖放出约16kJ能量 C6H12O6+6O2 ═══ 6CO2+6H2O 酶 4.生理功能: 【实验一】检验红薯、马铃薯和面包中是否含有淀粉。将红薯、马铃薯、面包切成薄片,在切开的表面上滴加碘水(或碘酒),观察现象。 5.淀粉的检验 实验现象:红薯、马铃薯和面包片滴加碘水变蓝。 实验原理:为淀粉与碘单质()作用呈蓝用含有碘单质的碘水(或碘酒)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碘酒显影--方志敏烈士的故事 方志敏烈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战士。《方志敏全集》中《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一些重要的文稿是他被捕后在狱中所写。方志敏并没有因身陷囹圄而停止战斗,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和折磨,在监狱中用米汤写下书信,并通过相关人员将书信带出,费尽周折交给了党组织。工作人员打开后看到的都是白纸,拿碘酒擦后显出字来。这里用到了碘酒显影的原理,因为米汤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用米汤写密信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用于传递信息的一种方法。 拓展视野 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①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例: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 ②常温下,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例:牛油、奶油等 1. 组成: 2. 分类: 二、油脂 3.生理功能: (1)提供能量:食物中的油脂在人体内氧化时比相同质量的糖类能放出更多的能量。 摄入过多,易肥胖 (2)备用能源:一般成人体内储存约占人体质量10%~20%的脂肪。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指出,长期高盐、高油、高糖饮食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问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险,如果长期血脂异常还会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肾性高血压、胰腺炎、胆囊炎等多种疾病。 1.作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一定含有C、H、O、N 还可能有S、P、Zn、Fe、Cu等元素 氨基酸 蛋白质分子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我国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 素五十周年纪念邮票 2.组成元素: 3.基本单位: 三、蛋白质 含蛋白质的食物 氨基酸 ①提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