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背景 (一)鸦片战争失败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军费、赔款 百姓经济负担加重 鸦片持续输入 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新通商口岸开辟 失业问题严重 广州一口通商局面打破 农业、小手工业者破产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鸦片战争的失败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家境贫苦,教书为业。(1814年生) 参加科举,屡试不中。(1830-1843) 初读《良言》,并无感触。(1836) 大病卧床,忽生奇梦。(1837) 再览《良言》,恍然大悟。(1843) 自行洗礼,接受基督。(1843) 一、背景 (二)洪秀全创建的“拜上帝会”迅速发展壮大。 广西桂平金田村 洪秀全 太平天国 太平军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建号: 起义军: 1851年1月 二、过程 (一)金田起义(1851.1)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二、过程 (二)永安建制: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二、过程 (三)定都天京(1853.3) 1.时间: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围困桂林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二、过程 (三)定都天京(1853.3)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3 1.内容 平分土地 限制私有 (2)评价 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严重脱离实际,且迫于形势无法实现。 与现代化背离。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常常使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 正好是人们试图把国家变成天堂的东西。 ———《通往奴役之路》 思考:太平天国前期,军事为何节节胜利? 清军丧失斗志、纪律涣散,战斗力有限。 而太平军士气高昂,战斗力强。 天京 江北大营 江南大营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 清军即分别于天京东郊和扬州建立江 南、江北大营,彼此呼应,威胁天京。 太平军 清军据点 1853年5月,李开芳等率2万多人北伐,企图挺进华北、攻取北京。北伐军一度逼近天津,但奋战两年后全军覆没。 1853年5月,太平军自天京溯江而上 西征,历时3年获胜。有效地屏蔽了天京,保证了粮源。 北伐 西征 李开芳 石达开 太平军铜炮 二、过程 (四)北伐和西征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洪秀全 翼王石达开 洪 杨 逼 韦 杀 密诏 处死 石 责 疑 走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56年 1 2 3 4 5 6 二、过程 (五)天京事变(1856) 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朝中无将,国中无人!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二、过程 (六)重振天国(1859) 陈玉成(1837-1862) 英王 李秀成(1823-1864) 忠王 洪仁玕(1822-1864) 干王 1.提拔青年将领 2.《资政新篇》1859 (1)内容:向西方学习 (2)评价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脱离农民斗争实际,且迫于形势,无法实行。 全书分为“用人察失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四部分。 主要内容: 1.政治上,各省设新闻官,发扬“公议”。 2.经济上,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