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论 语 章 十 二 意外不意外 惊不 惊喜 开心不开心 吾又回来了 赶紧回忆一下 我的信息... 作者简介 |孔 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 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 订 《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春秋》是我 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 宋儒把 《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 合 称 为“ 四书 ”。 孔子生平 孔子 一 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 )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5)68—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 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 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孔子的一生 出生—青少年—适齐—返鲁—周游列国—晚年 出 生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 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 仲尼,姓孔氏。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 (zōu, 邹)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 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hé, 禾)。叔梁纥年老时 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孔子诞生。 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 以就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姓孔氏。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 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 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 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 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 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 故谓之 “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申时于陬邑昌 平乡诞生。 青少年 ·3岁丧父,家境贫寒,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他曾说过: “吾少也 贱,故多能鄙(庸俗的)事”。 · 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 “乘 田 ” 。 · 19岁娶亲。 ·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0左右,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 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 青少年 ·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 二。 · 他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 材施教”“实事求是”“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学思行”结合... · 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 和代表,故后人尊为 “万世师表”及 “至圣先师”。 适齐 ·鲁国自宣公之后,政权就掌握在“三桓”手中(孟孙氏、叔孙氏、季 孙氏),鲁昭公失败后,时年35岁的孔子对季孙氏的越礼行为很不满, 发出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他看到鲁国如此混乱,根本没 有从政治国的机会,为了维护礼的尊严而离鲁适齐。 · 为了接近齐景公,他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 子询问政事,孔子便谈了著名的正名思想,即 “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但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而作罢。 孔子不久便返回鲁国。 返鲁 · 孔子返鲁后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他的学说也更加完善。 ·51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