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班2025年上期入学综合素质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8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 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 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结合语境,完成下列小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 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g()跃的铁的曾 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 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 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使我的心也(),然而又自失 起来,觉得要和他()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 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 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社戏》是一篇充满生活()的美文。通过作品记叙“我”在平桥村 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可爱形象和自由快乐的农 村生活图景。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yong )跃 叉( )港 2.文段中括号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悠扬 安静 弥散 情致 B.高亢 沉静 弥漫 情趣 C.悠扬 沉静 弥散 情趣 D.高亢 安静 弥漫 情致 3.文中画波浪线句有语病,修改正确。(2分) 为纪念过去的甲辰龙年,班级将开展一次“龙”文化主题活动,快来参加吧! 【活动一:赏龙之图腾】 同学们查找到关于“龙”的资料如下: 古说龙“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免、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 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博采众长拼合而成的“神物”一龙,正是中华文 明多元融合、兼容并蓄的生动写照。 出卷网创建 4.读完资料你发现以龙为图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3分) A.自强不息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艰苦奋斗 【活动二:品龙之意象】 5.龙文化主题班会主持人撰写的开场白中有下面一段话,请你帮助补充一种精神、 一个成语及一项民俗活动。(3分) 龙意象蕴含奋发向上的生活追求。中国龙或是潜于深渊、或是遨游九天,都展现 出奋发进取、① 的精气神。“龙腾虎跃”“云起龙张”② “龙 凤呈祥”等成语,舞龙、③ 等民俗活动,饱含劈波斩浪的豪情,寄 寓美好生活的展望,激励人们活力向前。 【活动三:悟龙之妙喻】 6.同学们将分享经典文学作品中以龙警喻的表达。请任选一个语段,在班会上向 同学们解读龙的特点及譬喻的对象。(2分) 语段一: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语段二: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 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 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 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罗贯中《三国演义》) 7.诗以言志,文以传情。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饮酒(其五)》中与“可意会,不可言传”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2)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与时俱进不要当口号喊,要真正落实到思想和行动 上,不能做“ ”的桃花源中人! (3)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