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5621

第3节 科学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课件 学案 练习,3份打包)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594823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必修,2019,科版,打包,3份
    第3节 科学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学习目标] 1.会设计实验探究平抛运动两个分运动的特点,会描绘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重点)。2.会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及抛出点坐标(重难点)。 一、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实验原理 我们将用实验的方法记录下做平抛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然后根据记录的轨迹对平抛运动的特点做进一步的探究。将斜槽等器材安装起来,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球从斜槽上滚下,通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使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        由     释放,小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相同。设法用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位置。通过多次实验,在坐标纸上记录小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用        将各点连接起来,从而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根据平抛运动的公式x=      和y=    ,可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2.实验目的 (1)描绘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平抛初速度。 3.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木板、铅垂线、坐标纸、图钉、刻度尺、铅笔(或卡孔)等。 4.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坐标纸钉在    木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保持    。 (2)用悬挂在槽口的铅垂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且靠近,固定好木板。 (3)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利用铅垂线在纸上画出通过O点的竖直线。 (4)将小球从斜槽上合适的位置由    释放,使小球的运动轨迹大致经过坐标纸的右下角。 (5)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如果小球运动中碰到笔尖,用铅笔在坐标纸该位置画上一点。用同样的方法,从同一位置释放小球,在小球运动路线上描下若干点。 5.数据分析 (1)根据实验记录,在坐标纸上描绘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2)在平抛运动轨迹上选取几个水平间距相等的测量点,测出并计算相应物理量填入你设计的表格中。 (3)观察描出的轨迹,与你熟悉的曲线进行比较,猜想y与x的关系,作出y-x2图像,验证你的猜想。 6.注意事项 (1)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    ,使小球做平抛运动(调整方法: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若小球    ,则斜槽末端水平)。 (2)木板必须处于    面内,固定时要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是否    。 (3)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        由    释放,这样可以使小球每次的轨迹相同。 (4)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小球    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5)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 在平抛轨迹上依次选取水平方向等间距的A、B、C、D、E、F六个点,在竖直方向上测量并计算yEF-yDE、yDE-yCD、yCD-yBC、yBC-yAB,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它们有怎样的特点?由此你能得出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性质吗?                                                 例1 (多选)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下列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使用体积更小的球 B.尽量减小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C.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D.使小球每次都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例2 (2023·北京卷改编)用频闪照相记录平抛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关于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选择体积小、质量大的小球 B.借助铅垂线确定竖直方向 C.先抛出小球,再打开频闪仪 D.水平抛出小球 (2)图甲所示的实验中,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自由落下,借助频闪仪拍摄上述运动过程。图乙为某次实验的频闪照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根据任意时刻A、B两球的竖直高度相同,可判断A球竖直方向做     运动;根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