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生物思维进阶培优系列 7 围绕生物与环境的新情境试题 案例 (2022·山东卷)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 频度 级 1%~20% A 21%~40% B 41%~60% C 61%~80% D 81%~100% E (1)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_____级,而调查发现该频度级中的植物乙不是优势种,则乙的种群密度和分布范围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 (2)若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符合如图所示比例关系,且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_____种。 (3)若研究植物甲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填标号)。 A.甲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 B.甲的种群密度 C.甲的植株高度 D.甲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4)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是_____。 (1)E 小 广 (2)200 (3)ABCD (4)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人类活动的干扰 [演练提升] (2022·聊城市一模)塞罕坝历史上曾是一处绿洲,由于大肆砍伐,绿洲逐渐变成了树木稀少、土壤沙化的荒芜之地。1962年,国家批准在塞罕坝建立机械化林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建成了林地面积108.6万亩的全国最大的人工林场,成为了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1)从绿洲退化为荒芜之地,生物群落发生了演替,判断理由是_____。重建人工林生态系统后,野生动植物也随之增多,原因是_____。 (2)塞罕坝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 ℃。若你是林场建设者,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_____。恢复被破坏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是植被恢复,这是因为植物是生产者,其作用是_____。 (3)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一直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林分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幼苗年龄和株数进行调查后,得到如下结果: 注: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华北落叶松的株数。 对华北落叶松数量进行调查,常采用_____法。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 _____。 据图可知,林分密度为_____株/hm2的区域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 (4)塞罕坝林场提出了“以育为主,育护改造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理念,兼顾社会、经济、自然三方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原理。 解析:(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从绿洲退化为荒芜之地,群落类型被取代了,故发生了演替。重建人工林生态系统后,由于大量的林木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等条件,所以野生动植物也随之增多。(2)生物与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根据协调原理,在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尽量选择当地原有物种、选择耐寒性强的物种,以使其能适应当地环境。生产者的作用是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3)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因此对华北落叶松数量进行调查,常采用样方法。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华北落叶松的株数,据图可知,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林分密度较小时,林下光照更充分,充足的光照可促进幼苗生长。图示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450株/hm2的区域华北落叶松幼苗年龄小的数量多,为增长型,其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4)整体性原理是指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