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乡村和城镇 章末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成都平原西部的灌渠众多、水网密布,润泽土地的同时,也影响着聚落的分布。林盘是该区域一种典型的聚落。林盘外是水稻田,林盘内是起居空间,林盘密集种植树竹,形成一种田—林—宅空间格局,多个林盘形成一个村庄。随田散居是当地的传统居住方式,是四川独特的文化符号。下图为林盘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随田散居的居住方式主要是为了( ) A.改善环境 B.节约土地 C.减少污染 D.便于耕作 2.一般来说,平原地区村庄是集聚的,成都平原西部林盘模式采用分散的居住形式,得益于该地区( ) A.水运便利 B.水源广布 C.人口分散 D.气候湿热 3.林盘树竹紧凑环绕宅院的空间格局可以使宅院( ) A.减轻台风的危害 B.居住环境更舒适 C.合理利用水资源 D.防御外敌的入侵 通过智能电网数据实时了解一个城市每个功能区的用电负荷曲线,可以推断其用地性质。下图为一个城市某功能区块的某日用电负荷曲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 ) A.用地性质 B.人口密度 C.产业分布 D.建筑密度 5.图示反映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绿化带 城市化发展质量是衡量特定区域内城市化速度是否合理、人口城市化过程是否健康、经济城市化过程是否高效、社会城市化过程是否和谐公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提升是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关键。下图是理想状态下城市化发展质量和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四个时期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城市化发展质量矛盾最突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措施有利于提升我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是( ) ①降低城市化发展速度②改善城市交通③提高居民教育水平④改造贫民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停车难”是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新的信息技术让停车更智慧。下图为某停车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该系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RS技术获取车主个人信息 B.利用GIS技术获取车辆速度信息 C.利用网络技术获取车辆位置信息 D.利用GIS技术获取车位分布信息 9.该系统的利用有利于( ) A.缓解交通拥堵 B.减少水体污染 C.控制人口密度 D.降低地价房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然而,近些年来我国有些城市面临水资源问题。表为我国某市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两个样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m 地表径流量/mm 地下径流量/mm 蒸发量/mm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10.表中显示该城市中心区易出现的问题是( ) A.城市热岛效应 B.城市雨岛效应 C.城市洪涝灾害 D.城市污染严重 11.与郊外平原区相比,城市中心区地表径流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较多 B.下渗量较少 C.蒸发量较少 D.用水量较多 12.为缓解城市中心区地下径流较少的现象,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将郊外平原区的地下水调到城市中心区 B.严禁开采城市地下水资源 C.减少城市中心区植被种植 D.在城市中心区推广使用渗水砖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体现在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饮食、服饰、习俗等方面。读湘西民居吊脚楼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湘西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主要是为了( ) A.远离地面,防寒保暖 B.制造空间,利于采光 C.依河而建,便于运输 D.通风防潮,防御野兽 14.湘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 ) A.多雨潮湿,食辣可祛湿 B.高温,重油重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