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变式练 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备考 1.麦芒可以帮助大麦传播种子,有人用纯系长芒大麦(亲本)进行诱变,获得短芒(突变体甲)和带帽芒(突变体乙)两个突变材料。为分析突变材料的遗传特点,研究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设定D/d控制麦芒长度性状、H/h控制麦芒带帽性状,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杂交组合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 亲本×甲 全为长芒 长芒:短芒=3:1 实验二 亲本×乙 带帽芒:长芒=1:1 F1长芒植株自交,F2全为长芒 F1带帽芒植株自交,F2带帽芒:长芒=3:1 (1)与长芒相比,短芒为 性状,判断依据是 ;突变体乙的基因型是 。 (2)为进一步判断D/d和H/h基因的位置关系,小李和小王从亲本、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交换)。 ①小李认为D/d和H/h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帮他设计一种杂交实验方案 ,若F2表型及比例为 ,则小李的假设成立。 ②小王设计的杂交实验结果证明了D/d和H/h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F2中出现了带帽芒:长芒:短芒=9:3:4,那么短芒性状所占比例大于1/16的原因是 ;若让F2中的带帽芒植株继续自交,F3中的带帽芒植株所占比例为 。 2.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体 甲 黑檀体 体呈乌木色、黑亮 ee Ⅲ 乙 黑体 体呈深黑色 bb Ⅱ 丙 残翅 翅退化,部分残留 vgvg Ⅱ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 。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 ,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 (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3)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6∶2∶3∶1∶3∶1,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F2所有果蝇自由交配,后代雌性果蝇中,黑身直毛所占比例为 。 3.某XY型性别决定动物的体色有红色、黄色和棕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D/d和E/e控制,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两红色雌雄个体杂交,F1中棕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6,且棕色个体全部为雄性。请回答: (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D/d和E/e基因位于 (填“一”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 。 (2)欲判断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统计F1中全部雌性个体的表现型,若F1中全部雌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E/e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F1中全部雌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E/e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若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E/e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①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F1中红色个体的雌雄比例为 。 ②选择表现型为 的雄性个体与棕色雌性个体杂交,可根据子代的体色判断性别。子代中雄性个体的体色可能为 。 4.某昆虫的眼色有暗红色、朱红色、棕色、白色四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暗红色源自于朱红色素(由A基因控制合成)和棕色素(由B基因控制合成)的叠加。利用三对昆虫进行了如图杂交实验(单位:只)。 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遗传和基因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眼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 。 (2)暗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实验一的亲本基因型为 。 (3)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