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写出人物特点》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2.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 3.能够抓住细节,塑造人物的个性、凸显人物的精神。 【学习任务】 1.看漫画,抓特征 2.赏名作,学写法 3.勤实践,用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东晋时的大画家顾恺之曾经为好朋友裴楷画像。裴楷脸上有三根又黑又粗的毫毛,很不雅观,别人为裴楷画像总是加以回避,可顾恺之不但不回避,还特地将这三根毫毛画得异常突出。正是由于这样的处理,使裴楷的肖像格外生动。别人一见都拍手称妙。三根毫毛的添加,真的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吗?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看漫画,抓特征 1.出示教材中鲁迅与爱因斯坦的漫画,请学生辨认人物。 2.出示与漫画对应的人物照片,说说漫画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预设: 鲁迅:浓发、浓眉、浓须(“一”字须),神情严肃,让人联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诗句。 爱因斯坦:爆炸式的乱发(白发),白须,大鼻子,布满皱纹的消瘦的脸,凝望的眼神,都用凌乱的线条描绘。 教师总结漫画创作对写作的启示:漫画抓住并放大了人物特征,所以就特别传神。我们写作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描写对象,寻找人物特点,并将特征放大突出。 任务二:赏名作,学写法 回顾学过的课文,找出一些精彩的人物描写语句,仔细揣摩描写方法,从中获得启发。 1.外貌描写见精神。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点拨:文中抓住闻一多“头发凌乱”这个肖像细节,突出了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时的专注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点拨:作者描写寿镜吾老先生的形象,抓住了“高而瘦”“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的外貌特点,“和蔼”的神情,突出他“方正,质朴,博学”的形象。 小结:描写人物的外貌时,要抓住给人印象最深刻、最突出的特征,这样才能把人物写真、写活,才能以貌传神,使读者如见其人。 2.语言描写见心声。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 点拨:对于儿子的痛苦,母亲感同身受。儿子是她的牵挂,她放心不下。她自己肝癌晚期将不久于世,却还要宽慰、鼓励儿子,表示要跟他一起“好好儿活”。这里的描写体现出母亲的坚韧顽强。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邓稼先》 点拨:“我不能走”是对邓稼先的语言描写,写出了邓稼先在问题面前,在危险面前,在极端情况下,不畏惧、有担当、敢牺牲的气概。 小结: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选取人物有代表性的话语,来刻画其内心世界。此外,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体现人物个性,避免众口同腔。 3.动作描写见个性。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点拨:“微笑起来”“仰起”“摇着”“拗过去”等动作描写,将念书入迷而陶醉的寿镜吾老先生描绘得栩栩如生。 小结: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动作描写要在动态中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一个行为动作的描写,就可能凸显人物的个性,因此要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写得具体、生动,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4.心理描写见感受。 她这种无休无止尝试的劲头让我感到厌烦,于是我猛地抓起那个新娃娃,一下子把它摔在地上。我感觉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