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8710

【2025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3课《在北京的金山上》课堂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0675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年级,课堂,在北京的金山上,3课,下册,音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认知音的时值(二)》第1课时《在北京的金山上》。 【教材分析】 《在北京的金山上》是花城版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认知音的时值(二)》第1课时唱歌课。《在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经典的藏族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它源于西藏地区,原为一首古老的祝酒歌,用于宗教仪式中。后来,经过藏族老艺人扎西的新词编写和音乐人马倬的艺术化处理,这首歌曲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了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展现出浓厚兴趣与好奇心,他们已初步掌握音的高低、长短等基本要素,能跟随旋律哼唱简单歌曲。部分学生展现出良好的歌唱姿势和表现力,但整体音乐素养存在差异。教学中需注重个体差异,通过多样化活动如律动、游戏等激发学生兴趣,强化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如识谱、节奏训练。同时,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关注音乐背后的情感与文化,促进全面发展。教师需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长。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藏族民歌的特点和风格,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认识。 (二)艺术表现 学会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通过歌曲的演唱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完整地演唱歌曲并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藏族特色唱法和吐字发音的掌握,以及如何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民族风格和情感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北京有哪些景区,谁能介绍一下?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北京是祖国的首都,今天我们学习歌曲名字叫作《在北京的金山上》(书写板书《在北京的金山上》)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乐曲,说一说歌词描绘了什么?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词中,“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等句子,充满了对党和领袖的崇敬与热爱。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内容歌颂了祖国的美好,表达了藏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幸福新生活的喜悦之情。。 下面我们带着感情朗诵歌词 预设:朗诵歌词 教师: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风铃的美好,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趣。下面再次聆听音乐,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预设:律动 教师:歌曲结构方面,它通常采用四四拍或四二拍,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动听。歌曲的前两个乐句往往用于歌颂和赞美,旋律悠扬婉转,仿佛是站在西藏遥望遥远的北京在歌唱。后续乐句则通过旋律的变化和重复,进一步强化了歌曲的主题和情感,下面我们分句学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演唱第一个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演唱第二个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演唱第三个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