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往事 五下语文第一单元主题阅读理解训练3篇 遥远的刺槐花开 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那片刺槐林是一段永不褪色的风景。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春天,因为春天一到,刺槐就会开花。 刺槐的花苞起初像一个个羞涩的小姑娘,藏在嫩绿的叶片之间。慢慢地,花苞胀大,然后吐出洁白的花瓣,一串串、一簇簇,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宛如一串串精美的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每一朵花都由数片花瓣组成,花瓣的边缘呈波浪状,就像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当整个刺槐林都被洁白的槐花覆盖时,那场面简直美极了。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甜香,那香气醇厚、悠长,让人闻了就陶醉其中。阳光洒在花上,花瓣晶莹剔透,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边。 每到刺槐花开的季节,我和小伙伴们就像欢快的小鹿,迫不及待地奔向刺槐林。我们在林间穿梭,仰望着满树的槐花,兴奋不已。有的小伙伴身手敏捷,像小猴子一样迅速爬上树,摘下一串串槐花扔给树下的我们;有的小伙伴则找来长长的竹竿,小心翼翼地把高处的槐花钩下来。我们围坐在一起,摘下花瓣,放进嘴里细细品尝,那清甜的味道瞬间在舌尖绽放,直沁心脾。 大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会把采摘下来的槐花带回家,制作各种美食。母亲会将槐花洗净,和上面粉,做成香喷喷的槐花饼。那饼在锅里煎得两面金黄,咬上一口,外酥里嫩,槐花的香气和面粉的麦香完美融合。还有的人家会用槐花熬粥,粥里透着淡淡的花香,喝上一碗,温暖又满足。 后来,我离开了故乡,来到城市生活。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却再也看不到那片洁白如雪的刺槐林,闻不到那熟悉的甜香。偶尔在超市里看到有卖槐花的,我会买上一些,按照母亲的方法做成槐花饼,可怎么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 每当春天来临,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乡的刺槐花开。那遥远的刺槐花开,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象,更是我童年美好的回忆,是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它就像一首悠扬的歌,在我的心中永远奏响。 1. 填空:刺槐的花苞起初像_____,藏在嫩绿的叶片之间,花瓣边缘呈_____。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中描写刺槐花香时,突出了其浓郁、醇厚、悠长的特点。 B. 孩子们与刺槐花的互动方式有爬树摘花、用竹竿钩花、吃花瓣。 C. 作者离开故乡后,在超市买的槐花做出来的饼和小时候味道一样。 D.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 表格题: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 与刺槐的互动方式 孩子们 大人们 作者为什么说刺槐花开是“遥远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 _____ _____ 5.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某个事物承载着你特殊的情感。请模仿本文,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个事物,表达你的情感,字数100字左右。 _____ _____ _____ 故乡的麦芽糖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度过的。村子不大,却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村口那棵老槐树,树下的石磨,还有那走街串巷的麦芽糖的叫卖声,构成了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小时候,每当听到那熟悉的“卖麦芽糖咯———的吆喝声,我和小伙伴们就会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跑向街头。卖麦芽糖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他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车上放着一个大木盒,里面装着一块块黄澄澄、亮晶晶的麦芽糖。 老爷爷的麦芽糖都是他亲手制作的。他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把精选的小麦浸泡、发芽,再与蒸熟的糯米混合,经过长时间的发酵、熬煮,最后才制成这香甜可口的麦芽糖。制作过程繁琐又辛苦,但老爷爷总是乐在其中,他说这是他传承了几十年的手艺,不能丢。 我们围在老爷爷的三轮车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诱人的麦芽糖,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有的小伙伴迫不及待地掏出自己积攒许久的零花钱,换来一大块麦芽糖,然后小心翼翼地掰下一小块,放进嘴里慢慢咀嚼,那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