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0124

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毕业会考知识清单(三年级—六年级)

日期:2025-02-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86次 大小:19586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科,2017,小学,科学,毕业,会考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班级: 。 姓名: 。 学号: 。 科学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水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作蒸发。如:湿的手变干了、煮食物汤变少或烧干、湿衣服晾干了等。 2.我们看到热水上面冒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大。水每时每刻都在蒸发,从没停止过。 4.我们可以用加热、通风、增大表面积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5.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达到100℃时沸腾。温度计100℃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6.水沸腾的时候一定会蒸发,但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会沸腾。 7.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玻璃泡要浸入水中,不碰到杯壁和杯底,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8.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9.水在结冰过程中,会向周围释放热量,体积变大。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10.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体积减小。 11.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在试管外面的碎冰里加盐是为了得到更低的温度。 12.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溶剂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1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100毫升水中能溶解约36克。 14.通过加热、搅拌、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5.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6.为了得到更多的热量,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两次。 17.盐水和沙子混合,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沙子分离出来,留下盐水。 18.酒精灯的结构:(如图1) 22.过滤 (如图2) 23.蒸发结晶(如图3) 第二单元 空气 1.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空气很轻,容易泄露,可以使袋子鼓起来。 2.密封的装置可以将空气收集起来。 3.空气中的氧气能帮助火柴燃烧,动植物需要呼吸空气。 4.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固体、液体和气体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5.将纸团放入塑料杯底,倒扣着压入水中,纸团不会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 6.空气占据空间的体积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空气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 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压缩后的空气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 被扩张,被扩张的空气有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由此也会产生一股力量。 8.空气压缩枪是利用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的原理制成的。 9.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 10.我们可以用天平来称量空气的质量,皮球里面打入的空气越多,里面的空气微粒越多,质量就越大。 11.热气球上升原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所以会上升。 12.热气球下降原理:远离热源后袋里的空气变冷,体积缩小,所以会下降。 1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14.热空气上升会引起空气流动。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将由附近的冷空气填补,形成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风。 15.空气的冷热变化会导致空气流动,这是自然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16.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17.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 18.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单元 天气 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3.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4.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 才能读数,同时要放在水平桌面上平视。 5.气温计的结构:如右图图4 6.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