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0150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情境题自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1971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2025,情境,答案,自测,单元,学年
  • cover
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情境题单元自测(统编版)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自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主题任务:“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欢欢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以“争当传统节日风俗传承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同学们正在尽情地体验多姿多彩的节日风俗呢! 活动一·民风民俗展示台 1.欢欢分享了自己的寒假生活,请你看拼音,写词语。(14分) zhǎ yǎn( )间,春节就到了。小fàn( )忙着 bǎi tānr( );孩子们闹着买zá bànr( ),rán fàng( )biān pào( );妇女们忙着用高cù( )泡là bā suàn ( ),包jiǎo( )子 ,áo( )là bā zhōu( )……仿佛整个村子都fèi téng( )起来了!守岁的人们都是 tōng xiāo( )不睡觉的。初二早上一起来,爸爸就带着我到 qīn qi( )家 hè nián( ),长辈们都会给bǐ cǐ( )的小孩儿压岁钱。 2.乐乐收集资料时,给加点字标注了读音,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弟弟吃饭只能用汤匙(shi),他还不会用筷(kuài)子。 B.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zhǒng)胀了吧。 C.每年正(zhēng)月初一,是万象更(gēng)新的日子。 D.他顾不得手脏(zāng),拿起鸡腿就狼吞虎咽(yàn)地吃了起来。 3.奇奇听不懂文中老舍那些“京味儿”词语,请你帮他翻译一下吧。(2分) (1)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 (2)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 (3)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 ) (4)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 4.妙妙诵读了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成语、古诗,请和他一起完成。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悬灯结彩 悬而未决 B.舍本逐末 残灯末庙 C.蜂拥而至 至高无上 D.标新立异 异口同声 (2)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日暮/汉宫/传蜡烛。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C.冷露/无声湿/桂花。 D.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3)下列对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终日不成章(诗歌文辞的段落) C.纤纤擢素手(伸出) D.中庭地白树栖鸦(即庭中,庭院中) 5.妙妙分享的描写节日习俗的句子,其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B.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C.那龙舟,像一条大白鱼,载着一大群健儿在浪花里航行。 D.元宵节的花灯犹如点点明珠,镶嵌在黑夜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6.琪琪在书法展区看到与“不知秋思落谁家”思想感情相同的诗句是( )(2分)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7.元元想搜集有关春节习俗的诗词句,下列诗词句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D.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8.春节时,毛毛亲身体验到了许多传统风俗,下面是他参观民俗博物馆后写的日记片段。请你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内容填空。(填序号)(2分) A.吉祥如意 B.团团圆圆 C.岁岁平安 D.万事如意年年高 E.遍地是福 F.延年益寿 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民俗博物馆。在这里,我见到了不同时代的石雕。通过导游介绍,我知道了在建筑上雕刻蝙蝠的寓意是( ),雕刻花瓶中插着两支稻穗的寓意是( )。导游还介绍了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俗,过年时人们吃年糕,寓意( );元宵节吃汤圆,寓意( )。 9.读课文,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准备制作“课文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