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0566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83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3课,秦统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 cover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关市律”规定:“为作务(手工业)及(到)官府市,受钱必辄人其钱缿(钱罐)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规定)者赀(罚)一甲(铠甲)”这表明秦朝(  ) A.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B.重视盐铁官营做法 C.注重工商活动管理 D.强化市场税收意识 2.秦统一了中国,也统一了货币。秦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或24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并将半两钱推行到全国。这些举措(  )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B.消除了各地的贸易壁垒 C.使贵族垄断了货币的发行 D.实际损害了百姓的利益 3.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  ) 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 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 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 D.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4.下表为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中《编年记》的记载(部分)。该记载可用来研究(  ) 十七年,攻韩。十八年,攻赵…… 十九年,□□□□南郡备敬[警]。 廿年,……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属。 廿二年,攻魏粱[梁]。 廿三年,兴,攻荆,□□守阳□死。四月,昌文君死。 A.春秋的兼并战争 B.秦统一六国 C.战国七雄的形成 D.秦走向灭亡 5.学者陈苏镇认为,楚人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充当了主力,东方人“苦秦”主要是苦于赋税徭役太重律令刑法太苛,楚人苦之特甚则是由于秦法与楚俗之间存在更大差异。学者强调秦朝灭亡主要是由于(  ) A.赋税徭役太重律令刑法严苛 B.文化差异与冲突激化了矛盾 C.楚文化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 D.秦朝在全国地区政令不统一 6.“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这是《史记·蒙恬列传》中对秦直道简略的记载。这条神秘古道,是秦代仅次于长城的第二大军事工程。秦始皇修建该道路的主要动机是(  ) A.巩固边防,抵御匈奴南侵 B.控西南夷,增进民族交融 C.沟通南越,满足皇帝游乐 D.发展经济,促进东西贸易 7.秦汉时期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如下表。表中铸币变化反映出(  ) 发行时间 名称 重量 币面文字 是否垄断发行 自秦延续 秦半两 半两 半两 否 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 四铢钱 四铢 半两 否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三铢钱 三铢 三铢 不准私铸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郡国 五铢钱 五铢 五铢 由郡国垄断 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 赤侧 五铢钱 五铢 五铢(带红色镶边) 由中央垄断 A.汉承秦制,但有损益 B.王国问题的日趋严重 C.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 D.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 8.秦建立后,在中央设立了博士官职。他们大多是儒生,其职责是“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但不参与政治决策,政治影响甚微。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儒家思想的发展 B.制约皇权的需要 C.百家争鸣的延续 D.治国理念的影响 9.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A.墨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 B.秦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秦国军事力量一般,挑起兼并战争 D.远交近攻和合纵连横的正确运用 10.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诸尝逋亡人(曾经逃亡的罪犯)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两广地区),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这反映出秦朝(  ) A.兵力资源的匮乏 B.歧视商人的色彩 C.边疆危机的严重 D.保护小农的意识 11.秦郡的划分,基本上是以山川为界(如下表所示),郡的辖区范围与自然地理区域颇为吻合。下表反映了(  ) 表现 示例 每个秦郡大体即是按照一个地理单元来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