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课时 认识民法典 政治认同: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认识民法典。 法治观念: 增强法治意识,认识到民法在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道德修养: 认识到民法典体现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在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1.图片导入: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 通过上述图片,你能看出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材料导入:生活观察 结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民法典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我还是胎儿时,虽然没有出生,但是可以继承遗产。 父母对未成年的我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姐姐25岁了,她和心仪的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爸爸在路上救助一位晕倒的叔叔,在给叔叔做心肺复苏时用力过猛压断了其一根肋骨。叔权醒来了解情况后,表示不需要爸爸赔偿,并向爸爸表示感谢。 我家买了新房,爸爸妈妈与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 爷爷70岁了,他立下了遗嘱。 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意义。 民法典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民法典的调整范围;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意义 民法典的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 难点 重点 活动一:知识解读 从民法典的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民法典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民法典与生活息息相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婚姻家庭、财产权益、人格权保护等多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 日常生活保障:民法典对居住权、高空抛物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婚姻家庭和谐:民法典推出的婚姻冷静期、明确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等,都是促进家庭和谐的体现,有助于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 财产权益保护:民法典物权编规定了物权法律制度,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益。 人格权保护:民法典对性骚扰、个人信息保护等作出明确规定,保护民众的人格权益不受侵犯。 活动二:漫画分析 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结合上述漫画和资料,请你分析民法典实施的意义。 1.民法典的调整范围。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意义。 (1)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 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2)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 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活动三:法律条文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93条 在具体规定捐助法人的章程及组织机构时,明确规定了“民主管理组织”,直接出现了“民主”的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043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出现“自由”一词的条文有8条,其中: 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其中,婚姻自主权是自由原则在婚姻家庭领域的重要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