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393214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1686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法治
,
道德
,
七年级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课件网
) 第1课时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政治认同: 热爱伟大祖国和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坚定文化自信。 健全人格: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懂得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勇于创新 1.国学导入:“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黄帝内经》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与天地如一”,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即自然界万物)与人有着辩证统一的本原、属性和发展规律。 2.名句导入:生活观察 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變《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这些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难点 重点 活动一:名句解读 你知道上述名句分别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吗?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3.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报任安书》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5.轻诺者必寡信,与其不信,不如不诺。—《荆园小语》 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7.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9.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说苑·谈丛》 活动二:图片观察 观察上述图片,你了解这些故事吗?这些故事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 展的重要密码。 (2)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活动三:材料分析 材料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写道: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还以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提出了天人同类合一的思想,把构成天的基本要素归结为天、地、阴、阳、金、木、土、水、火和人等十端,十端当中,人与天、地共同构成万物之本。 材料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11月30日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我们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看作是一 活动三:材料分析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理念。 个生命共同体。自然是生命之母,人类因自然而生。只有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养育自然,才能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正常进行,这样,人类才能繁衍生息,社会才能永续发展。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 活动四:材料分析 材料一:“脚踏实地”出自宋代邵雍的《邵氏闻见前录》。一次,司马光问邵雍:“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邵雍说:“你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踏实 认真。 “实事求是”出自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无答案)(2025-02-20)
2025年河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九年级上册(8份打包)(2025-02-20)
第九课 珍视生命单元检测(含答案)(2025-02-20)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元检测(含答案)(2025-02-20)
男生女生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2025-02-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