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08 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 《朝花夕拾》 【作家作品】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人民称为“民族魂”。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作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18部。 【阅读方法】 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不同,可以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略读就是粗略地阅读以粗知大意,观其大略;浏览则是快速地扫视、有意地跳读,以抓住关键信息,求得更高的阅读效率。 精读首先要做到细品,即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把书“读”。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在告别百草园时,为何连用两个感叹句,表达那样强烈的不舍之情 这就需要细读后文所写“我”在三味书屋的经历才能体会,原来百草园的自由与快乐是那么珍贵。 精读也要做到精思,即边读边思考,对书中的内容提出疑问或质疑等,把书“读深”。比如阅读《范爱农》,想想鲁迅对范爱农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差异,推究其中的缘由,就能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心路历程。可以边阅读全书边体会,当年的鲁迅和写作《朝花夕拾》时的鲁迅,对书中人物的情感是否有变化 具体是怎样的 精读还要进行鉴赏,围绕内容、主题、手法某一方面对作品进行究,思考书的时代价值与当代意义,把书“读透”、比如,《五猖会》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不是至今还在我们身边出现,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面己 与精读相比,略读和浏览都是“检阅式”的阅读,只求多多收益,不求句句确解。略读实际上是我们日常阅读中最常用的方式,速度比较快,可以计我们大致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较短时间内增加阅读量。 浏览重在了解全书基本面貌,以便迅速找到所需的内容,因此可以先阅读书的各个部件,如序言、目录、后记等,对全书的创作背景、内容主题有大致的把;然后快速翻阅全书,可以略过与阅读目的无关、自己不感兴趣或觉得不好理解的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阅读。 我们在日常阅读中,不妨将精读、略读与浏览结合起来。比如阅读《朝花夕拾》,可以先浏览目录、小引和后记,了解本书的创作背景、鲁迅的创作初衷,再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篇目精读,略读其他篇目。 【主要考点】 1.准确识记有关鲁迅和《朝花夕拾》的文学常识。 2.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鲁迅的创作思想。 3.能够深入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及主题思想,归纳总结鲁迅的批判精神、爱国精神以及作品所表达的人性探索等。 4.能概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情节,理解并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表现以及与作品主题的关系,并由此对人生、社会有新的感悟。 5.理解《朝花夕拾》中使用的文学手法,例如象征、隐喻等,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鉴赏鲁迅散文的艺术特色。 6.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能对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进行评析等。 【章节内容】 分类 篇目名称 内容及主题 以议论为中心,穿插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狗·猫·鼠》 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 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五猖会》 记述儿时盼望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