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课时 铁的冶炼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1.知道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金属矿物的形式存在的,体会化学方法在金属冶炼中的重要性。 2.认识金属矿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责任。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课题第1课时介绍了地球上金属的存在形式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教材除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冶炼铁的历史外,还介绍了工业炼铁的原理,并结合炼铁的实际情况,以例题的方式引入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的内容。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及方法: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认识到金属的性质具有一定的通性与差异性;知道自然界中有丰富的金属资源;并认识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未知知识及方法:对于金属资源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金属冶炼原理,学生不能从学科的角度进行整体认知。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工业炼铁,工业制备物质与实验室的流程之间的一些差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知道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金属矿物的形式存在的。 2.认识工业炼铁,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核心素养 建立化学观念:能通过实例认识金属的性质与其存在形式的关系,形成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到金属矿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责任;了解我国冶金史,知道工业炼铁的方法,提升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铁的冶炼。 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杂质问题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目前人们生活中常使用的金属材料的相关图片。 【引入】金属材料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使用的金属材料是怎么来的呢?它们都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吗?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相关内容。 【观看】观看图片,了解金属材料的用途。 从身边事物出发,引入新知识。 环节二:金属资源概况和铁的冶炼 【过渡】在学习如何制备金属材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金属资源概况。 【布置任务】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所利用的金属资源在地球上主要存在于哪些地方? (2)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是怎样的?常见的金属铁、铝、铜、金、银等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物还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 (3)我国的矿物种类多吗?它们的储量情况如何呢? 【过渡】人类每年都要从自然界提取数量庞大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那么,怎样把铁矿石变成铁呢? 【知识回顾】我们学过哪些将赤铁矿中的氧化铁(Fe2O3)还原为铁单质的化学反应呢? 【提供资料】我国古代炼铁图、炼铁厂图、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反应过程示意图。 【总结】工业上把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时,将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提问】高炉炼铁的产物是纯铁吗? 【分析并回答】(1)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 (2)只有少数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其他金属通常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3)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已知金属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矿物储量也很丰富。 【思考】回顾碳、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将赤铁矿中的氧化铁(Fe2O3)还原为铁单质的反应。 【倾听、讨论】了解我国古代的炼铁史和工业炼铁的原理。认识高炉炼铁的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