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4387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 4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日期:2025-02-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635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课题,教学设计,化学,九年级,人教,学年
  • cover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常见的酸 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以盐酸、硫酸为例,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认识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物质特性,并能解释部分用途与性质的关系;结合浓硫酸的腐蚀性、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且溶于水时放热的性质,体会化学试剂的使用与物质性质的重要关系。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及方法: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稀盐酸和稀硫酸。 未知知识及方法: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没有接触过浓硫酸、浓盐酸,不了解其特性,也没有意识到浓度不同性质也会有所差异的问题。浓硫酸的稀释操作与学习过程中其他常见溶液的稀释操作有不同之处,学生在这方面没有认知经验,对于腐蚀性较强的物质的危害和处理方法也尚未学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认识盐酸、硫酸的性质。 2.通过对浓硫酸吸水性和作干燥剂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通过学习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体会化学试剂的合理使用与物质性质的重要关系,提高对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核心素养 化学观念: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化学知识,运用分析、解释等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并形成一定的证据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与实践:巩固实验室闻物质气味的基本操作以及其他观察方法,并能安全、规范地进行实验基本操作。 科学态度与责任:具有安全意识,提高应对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盐酸、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物质特性。 难点:浓硫酸的稀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引入】在过往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盐酸、硫酸,同学们还记得它们的化学式吗? 【书写】盐酸、硫酸的化学式。 初步体会酸的组成。 环节二:探究新知 一、几种常见的酸 1.浓盐酸 【实验探究】 (1)观察浓盐酸的颜色和状态。 (2)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扇闻法)。 【提问】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出现白雾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盐酸一定要密封保存。 2.浓硫酸 【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实验。 (1)观察浓硫酸的颜色和状态。 (2)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扇闻法)。 【提问】在实验室制取CO2时,一般会混有少量的水蒸气,将这种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可以获取纯净的CO2,这说明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总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混有少量水蒸气的CO2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可以吸收水蒸气,而只排出CO2,所以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另外,浓硫酸也要密封保存。 【布置任务】请分析析敞口放置的浓盐酸、浓硫酸的溶液成分变化。 二、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演示】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观察现象。 【总结】以上实验均说明了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浓硫酸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甚至皮肤( 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这一特性也称作“脱水性”。(明确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和脱水性是化学性质。) 【提问】使用浓硫酸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过渡】实验室里一般储存的是浓盐酸和浓硫酸,而在实验中,经常要使用稀盐酸和稀硫酸,你知道怎样才能使浓盐酸和浓硫酸变成稀盐酸和稀硫酸吗? 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67图10-8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 【总结】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时,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会使硫酸液滴四处飞溅,造成危险。 【讲解】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